唐浩澤回到家,兩個弟弟妹妹卻是已經去了市里,他們還要繼續上課。他在家里坐了一會,父母都忙著準備還神。他也就去了唐浩明他們的養殖場看看。
塘尾村經合社養殖場經過兩月的建設,新建好的池子已經有了九十來個。有六十多個已經養上了東風螺。
經合社也已經成功注冊,一共有六十多戶入股。村里有十來個鄉親鄉親充任了工人。唐浩澤沒見到唐浩強他們,問了人,才知道唐浩強正在育苗場里。
育苗場開工比較早,已經有一個車間完工并且投入使用,還有兩個在建。
唐浩強應該是在已經建好的那個育苗車間里育苗。
他過去后果然看到育苗車間里正在準備催產。
唐浩強正在看書,看到他來了將書一丟,笑著說:“浩澤,你考完試了?”
唐浩澤看著吊在塑料筐里的親螺,說:“考完了。這是要產第幾批卵?”
“第三批。”唐浩強說著有些興奮,說。“第一批苗已經孵化了。第二批今晚大概也可以孵化。”這是他第一次自己育苗,成功孵化就是一個成功。
唐浩澤去看了一下那個養著幼體的池子,用手電照了一下水面,看到里面的幼體密度,笑著說:“看來接下來的池子,不用到外面買苗了。”
唐浩強呵呵笑著說:“最好能那樣。”東風螺苗一粒都要三毛,而自己培育只要六分到八分,可以說,他只要培出一粒苗就相當于賺兩毛多。“不過肯定還是要買一些。自己培育,有些到過年前都沒辦法賣!”
經合社養殖場中的育苗場才只有一個車間能使用,而那些養殖池建設的速度卻會越來越快,大概在十月就能全部建好。育苗的數度肯定跟不上。想要全部大部分池子都能養上東風螺,自己產的苗肯定不夠用。
唐浩澤看唐浩強獨立育苗也有模有樣的,也大抵放下心來。這個經合社是他提出來的,如果做得不好,難說村里人投資的鄉親心里不會埋怨他的。不過他現在也有空了,這段時間里養殖場有什么事也能處理。
他看過池子的幼體之后,看了一眼唐浩強剛才丟在桌子上的書。
那不是以前唐浩強喜歡看的武俠小說,而是關于水產方面的專業書。也不是某種品種的養殖技術介紹,而是一本介紹中國本土貝類的專業書。
唐浩澤看了一眼也沒說什么。唐浩強看來是要專心與做這水產養殖了,這很好。至少對于唐浩強本人是很好的。
他看著整個車間里只有唐浩強一個人,說:“現在你一個人管著場里,沒有問題吧!”
“也不是我一個人管著。坤哥要管著工程,到了投料時間也會來看著。明哥在外面跑飼料跑建材。他這些天好像去其它育苗場看能不能拿到一些螺苗。”唐浩強頓了一下,說。“我們自己培育的螺苗肯定不夠用。估摸這大概到最后大概需要再買七八十個池子的苗。”
“資金上會不會很緊張?”
“應該能周轉得過來。”唐浩強搖頭說:“第一批螺在九月份就能陸續出螺,能換回一筆錢。拿到錢就差不多了。到年底大概有這個數的分紅。”他說著伸出兩個手指。
三百多個池子,兩百萬的利潤,這個數字不算夸張,那還是一位內需要還賒欠的飼料費用。現在東風螺的價格依然比較高,一個池子賺一萬五都很輕松。不過今年肯定要留一些作為明年的啟動資金。
唐浩澤笑著拿起那本書,說:“阿強,你如果真喜歡做水產。我建議你主要了解四種螺:扇貝、江瑤、西施舌和象拔蚌。主要了解它們的棲息環境和生活史。這些螺在我們附近的海區都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