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澤聽了唐浩明的話,也發現他們三個都是確實想將經合社做好做大的。他心里也是動了一點心思。
他記得前世去一個島上進行采樣實習時,看到宣傳欄上有關于時任最高領導視察的宣傳,原因就是因為那里成立了一個新型的農村經合社,而且做的相當好。
在那之后,灣州的政策一直都有向那個小島傾斜。而現在塘尾村更早做這個事情。只要做好了。說不定有機會引來大佬的重視。那位大佬可是非常重視三農工作的,在任期間從零五年正式免去中國收了幾千的農業稅,轉變國策,以城市反哺農村,讓農民獲益極大。
在那之后,中國的農業產出,就不需要再交稅了。讓中國成為唯一一個沒有農業稅的國家。
當然,塘尾村路途太遠,要引來真龍還是很有點難度的。但是只要那位來了灣州,去了那個小島。經合社就會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個方向。那政策上肯定是有扶持的。
所以唐浩澤也不擔心經合社以后在政策上會有阻礙。唯一擔心的,是唐浩明三兄弟的想法。現在他們有那樣的上進心。他自然是樂于見到的。
他現在不知道父母日后會不會愿意離開塘尾村。他見過太多老年人去了城市生活各種不適應,結果又跑回老家生活的。他們年紀越大,就越喜歡鄉村的人情味。
。
在村里,老人能做他們喜歡做的事,而在大城市里,他們連找個說話聊天的人都沒有。
唐浩澤希望自己父母能活的自在。他自然也希望父母能有更高的生活品質。他既然有這個娘里,就幫助村里的生活更好一些就是了。
只有塘尾村的鄉親都過上了好日子,才不會妒忌他家。以后如果他父母打定決心要在村里生活。村里鄉親們日后看在這個面子上也會幫著看顧他的父母。
唐浩澤又與唐浩明他們說了以后新的養殖品種的設想。
一些事他已經和唐浩強說過。
他對唐浩坤說:“坤哥,你有空和十三叔找人去我們村附近的海上探探海底,看那些地方是有螺的。那是我們的海。如果找到有螺的,也先不要聲張。讓明哥去水產局問問,怎么辦理海域使用權證書。將那些有江瑤、西施舌和象拔蚌的海域申請下來。”
唐浩明和唐浩坤同時點頭。
唐浩澤又說:“還有,現在有了南美白對蝦,蝦塘肯定會越來越多。我們村的地不能讓別人占了便宜。我們可以和十三叔商量,先將那些地以合作社的名義拿下來。以后養蝦也好養石斑魚也罷。總是有用的。”
以合作社的名義拿下來自然是不需要租金的。
唐浩坤卻有些疑慮:“浩澤,如果村里用地入股,那我們原先的股份不是又要變化了?”
“我們用新的項目入股。不要和現在的養殖場混為一談。”唐浩澤想了一下,說。“比如,經合社在那個項目中,以我們現在的養殖場和資金和技術入股。這部分股份之前的股東都有份,然后再接受所有鄉親的入股。我個人覺得,這個養殖場在那樣的合作中,可以占50%到60%的股份。
“村里還是占10%。剩下的股份,所有村民都可以按照人頭入股。要公平,包括我們在內不能因為誰有錢就能多占股份。要公平。以后的項目都用這種方式來做。”
聽他說完,唐浩明笑著說:“這招好。這能讓先前愿意相信我們的鄉親能有更多的收入。而且項目越多,他們的收入越高。”
唐浩澤就是這意思。他笑著說:“我們總要給信任我們的人一個優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