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澤一開始也沒有注意,后來他發現自己好像坐了將半個多小時的車了還沒到目的地。按道理說,這滬市再大,復旦距離機場再遠也不至于要這久的車程,一路上他也沒覺得怎么塞車啊。
他笑著說:“師傅,據我所知,滬市總面積不過六多千平方公里,就算是四四方方的,也不過是邊長八十公里。機場和復旦是在是在滬市的兩個端點?”
那司機卻也不臉紅,說:“儂不知道伐,這路限行,所以要繞路。”
唐浩澤拿出手機,說:“那我打電話問問通常機場到復旦需要多長車程。”
雖然零零年手機已經不罕見了,但至少也是衣食無憂的家庭才用得起的,要不然誰那一分鐘就要市話要七八毛長途要兩塊多的電話?特別是唐浩澤還是個學生。
司機本想欺負唐浩澤是第一次來滬市,看穿著也是普通。覺得能糊弄過去,就多繞了一些路。結果那知道是撞到鬼了。如果這電話打過去,就算公司那邊幫著擺平了,他也要被公司處罰。他也不敢再繞路了。
他干笑說:“很快就到!”
果然很快就到了,出租車繞過一個街區,然后經過一處車子剛才經過的一個街道拐個彎就到了。
唐浩澤看著車資計算器,拿出一張新發行沒多久的紅色票子,說:“師傅,不用找了。以后別給滬市人丟臉了!”
他說這也不理對方,直接下了車。這個時間段里,地域歧視是最嚴重的時候。打工仔,打工妹這樣的稱呼不僅僅是在東粵省有,在滬市也有。
在大城市里,外地人相當不受歡迎,特別是農民工。
滬市一波股市大行情才沒幾年,有錢人多了不少,那些人尤其是覺得外來人口影響了他們的生活。
大城市里的本地人瞧不起來打工的人,以為是占了他們便宜。滬市人自然也是如此。對外地人,有錢人是瞧不起,普通人是看不起之余還想著占便宜。典型的大城市小市民心態。
唐浩澤進了酒店,酒店還有客房。他就開了一個房間住下。他先是給家里人報平安,然后又和盧夢打了一陣電話。時間就差不過是晚飯時間了。他人生地不熟的,也沒有出門吃,酒店也有餐廳,他打電話讓訂了位置,然后在酒店吃了晚飯。吃過晚飯后,就打算出門轉轉。
不過他對滬市也沒有多少了解,特別是對現在的滬市。倒是從書本上知道這座城市有一條可以視坐中國橋梁建設里程碑的橋梁——楊浦大橋。只是大橋也沒什么好看的。
來自后世的他知道這大橋好像是沒有觀光通道的。
他就去了外灘,那里是商業區。他帶來的東西不是很多,正好去逛逛,順便買的日后上學的日用品回來。
他打了一輛出租車,聽口音,司機一樣是本地人,年紀大概三十出頭。唐浩澤上車后,司機就顯得相當熱情,還提議抄小路走:“距離雖然遠了一些,不過不用等那么多紅綠燈。”
唐浩澤自然也沒意見。距離和時間不是等同的。城市里紅綠等太多,其中耗費的時間就不少。
司機得到同意后,從一條路拐進了一條只有兩車道的小路。果然是在兜兜轉轉之間,只有跨過大馬路時需要等紅綠燈,其余時間雖然數度因為路況而的稍稍慢一些,但是速度也算不錯。
出租車剛讓著一輛車通過的時候,路邊一條小巷子突然冒出一個自行車頭。出租車剎車不及,直接撞上了自行車。
出租車司機猛地剎車,唐浩澤腦袋差點撞到前面的座椅。
在他回過神時,司機已經下車了。他朝前面看了一眼,原來那是一輛三輪自行車。地面上還撒了一地的紙箱等的廢品。地上坐著一個年輕人,年輕人好抱著腳。
唐浩澤想了想,也下了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