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貴?”
“那是運動型的車。普通的有六百就差不多了。”
“那還是貴。我還是買一輛二手的吧。不過現在二手車也少。等大四的師兄差不多畢業又太久了。看來我還是到外面問問。”
唐浩澤聽了這話,想到一個事:“你先吃。我和剛才那人說幾句話。”
他快步走到食堂門口。看到王維已經收拾好,正要蹬車離開。他喊了一句:“王維!”
王維跳下車,問:“有事嗎?”
“學校里有不少的學生有自行車。學生宿舍院子車篷,很多車子破舊的騎不了了。還有一些學生畢業后,因為太差賣不掉的。你看看能不能收了賣。”
王維聽他這話,臉上露出喜色。
他怎么就沒想到這個?他也聽說過,那些學生的自行車是傳了好幾“代”的。通常四五十塊錢甚至是二三十塊錢就能買下。如果那些已經快騎不了的自行車,那些學生肯定愿意用更低的價格賣掉,然后去找一輛能騎的。
一輛自行車車價或者輪子,在回收站也能賣個四五十塊錢。他要是能用二三十塊買一輛,還確實能賺一點錢。大學附近也沒有什么修車的,一些買二手車的學生,肯定覺得自己四五十塊錢買回來的車子去花一二十去修車不值當。
而且還要推著破破爛爛的車子跑一大段路,那多丟臉?
但對他來說,如果車子狀況稍好,他花二十來塊錢修一下,再打磨后噴漆,也許能再次買回給那些學生說不定能賣個八十到一百來塊錢,那他還能賺到更多。
滬市的大學不少呢。
王維對唐浩澤說:“唐浩澤,謝謝你的提醒。我回去好好算計算計。回頭我請你吃飯!”他說著還問了唐浩澤的宿舍號。
唐浩澤也只是覺得那樣做可能有利可圖。不過具體是不是能做,還要看王維自己考慮。他畢竟不懂廢品這一行。
他對王維的工作沒有任何的歧視。事實上,廢品回收,是一個很大的產業。這個行業日后甚至沒有黑勢力在背后撐腰都做不了。
后來國家禁止外國廢品入境。他才了解一些這個行業的內幕。
原來歐洲一些大國,每年為了回收那些電子廢品,每年就要補貼數十億歐元。而回收中也能得到一些收益。
比如一噸的無色塑料礦泉水瓶,據說粉碎后,能賣四千。而回收站最多一斤一塊錢收。
中國人口那么多,那廢品產業該有多大的市場?
每個人都是在生活。任何工作斗不過是為了生活,誰又看不起誰?
再說,他可是很清楚,未來有一段時間,那些坐辦公室的白領的收入,也未必有沿街穿著灰撲撲的衣服收廢品的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