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話說的很好,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比如我們國家曾經有那么一群人,他們在我們民族承受文化消亡的壓力下,前赴后繼將我們中華民族從深淵中帶出來。他們無數人倒在在這條充滿鮮血和鮮花的道路上。當時,大部分人,都認為他們是不可能做到的。但他們做到了。他們是誰,我就不說出來,免得有拍馬屁的嫌疑。”
他等同學們笑完之后,繼續說:“我們現在無需承受那樣的壓力。當我們發現了真我,就能明白自己的極限在哪里!發現了自己的極限,就能給自己施加適合的壓力。讓壓力變成動力。”
蔣琳這時突然問:“那,怎么發現自我?”
“個人建議,先逼一下自己,給自己定一個目標,比如說,畢業后五年內賺到一億。不要怕失敗,而且要預期失敗。但又不能想著失敗,盡自己所能朝著目標前進。看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
“失敗乃成功之母。不是說經歷了失敗就一定能成功。而是在說:成功之前,失敗是常客。成功者和失敗者的差別,只在于后者面對失敗退避三舍,前者卻敢于笑對失敗。”
唐浩澤說到這,感覺自己上來的任務已經完成了。
“各位同學,我坦白完畢!”
他的話對同齡的學生來說,到底有些說教的感覺在里面,這樣的演講,并不受歡迎。他下臺時,掌聲只是敷衍的。
蔣琳重新站在講臺前,她一直鼓掌到唐浩澤重新坐下。她笑著說:“其實唐浩澤剛才還是沒愿意徹底坦白。唐浩澤他不僅挽救了他的家庭,還成功培育出南美白對蝦種苗,和東風螺種苗。那是他單獨研究出來的結果,且在短時間內商業化。其中的過程,也許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但是我們現在知道,他研究出來的南美白對蝦育苗技術,讓我國南方的對蝦養殖產業在遭受病害毀滅性打擊之下,短時間內恢復了元氣。那是一個年出口總值超過十億美元的產業。唐浩澤同學說得沒錯,我們最需要發現的,是自己……”
在那次團組織生活會后,班上的同學對唐浩澤的態度都有了一些變化。有得人和他走得更近,有些人卻似乎是在刻意和他保持距離。
但他注意到越來越多的人會用一種驚異的眼神看他。
他對此只能是苦笑。
蔣琳在那次組織生活會上將他的底子基本給翻出來。他想繼續保持低調都沒辦法。但是他還不能怪蔣琳。他只是被樹了一個正面典型。那不是惡意。
只是他的事好像已經開始在學校中傳開了。
校報大概是收到了風聲,也派了記者來采訪他。他也是應付過去了。但他在學校里也算是出了名。
這天,唐浩澤拿著一份申請,找到他們班的輔導員:“黃老師。我想申請外宿!”
唐浩澤現在在管理系也是名人了,他們輔導員自然不會不知道他:“唐浩澤同學,大學不僅僅是學習知識的地方,同時也希望鍛煉同學們如何和人相處的能力。所以除非是特殊原因,否則我們學校是不支持學生外宿的。”
“黃老師,現在我感覺連舍友都在用特別的目光看我。”當然,這只是唐浩澤的一個借口而已。
學校宿舍晚上有門禁。晚上時間不太自由。他白天沒有太多的時間,他希望在晚上能多一點自由安排的時間。
他出名了,卻是給他帶來了一些煩擾。但他也突然想到這大概是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