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鴨子比鴿子要大得多。而且乳鴿和鴨子也完全不同的東西。
“他想得倒也周到!”
“哈哈,他說如果沒有那樣的東西,一天到晚就喂鴿子,別的什么也別想干。有了那樣的東西,也不需要那么多的人手。能節省不少的成本。”
唐浩澤笑說:“難不難?如果太難,我們也許可以找專門的設計一個。”
“他說主要是選擇用什么管子才能讓飼料通過,順利灌進乳鴿肚子。要不然總是堵住,那倒不如全人工喂養。他現在主要是在研究用用什么樣的管子,還有怎么恰好將乳鴿喂飽,不撐壞。”
唐浩澤笑了笑,說:“我下周去看看!”
他雖然只是投資是十幾萬,但那樣的生意做得好了,會發展得很快,也就是很容易做大。這種算是比較特殊的養殖,能否成功,主要是看技術和銷路。
現在看來鄧小權是有技術的。只要銷路跑開了,養鴿子的利潤率可不低。
一開始只是一千多對種鴿,利潤不會很高。但如果到了幾萬對的規模,那一年的產出也不會少了,他怎么也要關心一下。
王維一邊吃東西,一邊說:“到時候我們一起去看看。也正好商量一下接下來怎么做。招人什么的都是要提前做好計劃的。”
“那手續辦好了嗎。比如營業執照和養殖許可證什么的。”
“聽我表哥說正在辦理。那些東西要花錢,他自己去辦,一兩個月都未必能搬下來。他找來個當地人,八百塊錢包營業執照、稅務登記和養殖許可證之類的。等那些東西辦得差不多了,人去一趟就可以了。”
“那樣最好!”
唐浩澤也沒覺得鄧小權亂花錢。那錢是必須的支出。現在這個時間段里,那也已經成為一條產業鏈。
這條產業鏈的是如何形成的,外人很難知道。
總之,你自己去政府辦事,總是很難辦下來。
首先你要等。
比如,你要辦一個營業許可證。你去晚一點,可能一整天都輪不到你辦事。等輪到你了,說你少了這個文件,那個證明的,三兩句話將你打發了。等你補齊資料然后再去,他又說你少了另外一樣。
后來行政法要求政府辦事人員“一次性告知”,就是第一次就必須要說明將所需要的資料一次說明。不能看到少了什么,就話都不多說一句直接讓人回去,甚至是問也不回答。
但是這個規定也是有漏洞的。比如你要辦理營業執照,要寫申請、公司章程之類的。辦事人員仔細,看到一個錯字,然后就讓你回去修改。至于其他文件是不是有錯字,語法和表述有錯誤,他是不會看的。
下次你再去,還是有錯。
這法規上卻沒有要求辦事人員必須要幫你修改。但錯字和語法錯誤,你可修改,“表述方面”的東西,卻需要“專業人士”才能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