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澤點頭說:“不過今年的石斑苗不一定夠。盧老板那邊新開了養殖場,今年也是打算養石斑魚的。我們可以先試養一批。看立體養殖的模式行不行。”
唐浩強一邊給兩個堂哥斟茶,一邊問唐浩澤:“你之前說的蝦塘網箱養殖?”
“對。”
“可是這池塘怎么安放網箱?在池底打樁還是綁起來?”
“打樁。我們可以先水泥塘底安裝樁槽。然后將整個鋼架網箱裝在上面。為了防止松動,我們還可以用塑料繩拉著。”
“我就是擔心在大風天氣水流會將網箱打翻了。”
唐浩澤知道那確實是有可能的。他笑著說:“我們用鋼筋做網箱框架。只要每年防銹漆,一個框架也能用上好多年。再在上面拉碼”他喝了一杯茶又說。“這個模式的前提條件是有人工飼料。現在海峰飼料已經可以生產石斑料了。投喂人工飼料不用擔心就算有殘餌,對蝦也是能吃的。”
“那我們現在就要開始做準備了。網箱的制作也是需要時間的。到時候收蝦后,還要馬上改造池塘。”
唐浩澤現在跟他們說這件事,就是想讓他他們先做準備。萬一他和盧方搞石斑魚苗失敗,也可以從其他地方買苗回來養:“先不要弄太多,弄五六口池塘就差不多了。”
經合社的高位池,面積多是五六畝的。一個網箱可以是五米邊長的大網箱,一口池塘放上二十五個,對養蝦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能增加石斑魚的收益。
這只是一個嘗試,如果成功,以后可以根據這種模式開展其他品種的立體養殖。
唐浩明又說起現在正在做的海洋養殖:“我們申請的那片海域,已經摸過低,下面卻是有螺,不過還小。明年大概就能捉。今年我們先養一些扇貝。我們是全灣州第一個開始大面積養的,貝苗不夠。好強摸索著也培育了一些。不過因為資金不足,就只是計劃用三千畝左右的海域。養的螺現在還沒分籠。我們還要等賣了部分蝦才有錢去買吊籠。”
“三千畝面積已經相當大了。”
扇貝那東西相當高產,一畝能有兩千斤的產量。而海邊的收購價一斤能去到兩塊八左右。一斤的成本大概是一塊一左右。就是前期投資也很大。
不過占用面積不等于養殖面積,在養殖區需要斜拉這纜繩,還有需要為預留航道。三千畝的海面能有兩千畝養殖水面就算不錯了。
那養成了能有幾百萬乃至上千萬的收益。
唐浩坤說:“我們幾計劃明年也暫時不擴大了。今年年底,我們打算將所有利潤都拿來分紅。”
唐浩澤有點不明白。
唐浩坤低聲說:“村里不少人都打算蓋房子。今年我們估計能有將近兩千萬的利潤。分下去,各家最少也能有三萬的分紅。再加上大部分鄉親家中都有人在經合社工作,一年也有將近一萬的收入。再借點也就能蓋上兩層的房子了。”
很多人打算蓋房子?
唐浩澤聽說了這個,想了一下問:說:“哪來那么多的宅基地?”
唐浩坤笑著說:“各家自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