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讓他們買一輛。他們在滬市市內跑業務也是需要的。”
“還是人看衣裝那一套!”盧夢也明白那是必須的。作為一家公司來說,談業務的人代表了公司,外在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著公司的實力。“不過也沒辦法。我記得我爸就說過他第一輛車就是逼著買的。當時香江那邊的客戶來調研。如果連一輛車都沒有,他連人都未必能接到。”
唐浩澤笑著說:“現在也沒那么嚴重。我給他們買車,是因為有一輛車活動范圍更大一些,成本更低,也更有效率一些。”
他們兩人回到盧家,羅雪芬已經在家了。
她在樂潭是十一點半下班,自己開車的話,從樂潭回到家也不用半個小時。只要是沒有領導視察,她通常都會回家吃午飯。今天她回得早,已經在廚房忙開了。
“浩澤你來了!夢夢,你招呼一下浩澤。”聽到開門聲從廚房里出來,笑著說。“飯菜一會就好!你爸回來就能吃飯。”
唐浩澤忙說:“羅阿姨,我又不是什么外人。不用招呼的,我來幫你吧!”他說著就去廚房。
羅雪芬笑著要推他出去,說:“你坐著就好。”
但唐浩澤是個說出來就能做到的人,結果倒是他做了主廚,羅雪芬和盧夢幫他打下手。
菜差不多做好了,盧方也就回來了。羅雪芬趁機將唐浩澤和盧夢趕出了廚房。
“今天是你下的廚?要不喝兩杯?”
唐浩澤自無不可!
在吃飯時,他們也沒有什么食不語的規矩。唐浩澤先是將育苗場最新的情況簡單給盧方說了。盧方也經常和他通話,對育苗場的情況也比較了解。
聽他們說到養殖方面的工作,羅雪芬倒是想起了塘尾村經合社:“浩澤,前些天你們鎮范書記給我說塘尾經合社現在發展得很不錯。聽說已經開始準備要帶動你們路唐村委其他的村?”
唐浩澤心想,這件事讓羅雪芬提前知道也是有好處的。
他笑著說:“是的,我放假回去就和幾個大股東談了一些。了解到經合社申請的那片海域有一萬多畝,不過現在因為資金問題還有大部分無法利用。就提議向周邊其他村的鄉親們募集資金。他們覺得有道理就同意了。”
“嗯,你這個想法很好!”羅雪芬自然希望經合社起到更大的作用。“先富帶動后富,這是改革開放的一個基調。城市要改革,農村自然也要改革。任何改革都要摸著石頭過河。如果已經摸出一條好路了,不能收著藏著。你們塘尾村現在通過經合社致富,那就是走出了一條好路,也要想著帶領更多的群眾致富。這一點你們做得很好!”
唐浩澤點頭說:“羅阿姨,你放心。我們村經合社的主要股東都不是那等小氣的人。”
盧方笑著說:“你不就是最大的股東嗎?”
唐浩澤笑著說:“盧叔,我只是占了點股份,但管理基本都是唐浩明三兄弟在做。這經合社的發展,功勞可不在我這里。”
他說著又對羅雪芬說:“羅阿姨,或許你不太清楚。經合社現在由唐浩明、唐浩坤和唐浩強三兄弟分工合作。唐浩明負責對外工作。唐浩坤負責聯絡協調村民和管理養殖場。而唐浩強負責技術。”
他頓了一下又說:“唐浩坤今年當選塘尾村主任。覺悟比我高得多。他想著村里鄉親也有錢了,打算將村容進行全方面的重新規劃。打算將塘尾村建成一個文明富強的新農村。”
羅雪芬失笑說:“就是你之前提到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唐浩澤連連擺手說:“我只是隨口一說,根本沒有深想。”那個概念他可不敢攬在自己身上。那是大領導們總結出來的。
而且他攬在身上對他也沒有什么益處。倒不如按在羅雪芬或者唐浩坤身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