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企業用戶收費,肯定要比面向個人用戶收費更加容易。
但也必須讓企業用戶覺得那錢花得值。
圈子網能給企業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有擁有眾多的企業。個人用戶群體數量在這方面反而無足輕重了。
另外甄德率提到的貼心人性化服務,在此時也算是創新。能直接和更多潛在庫戶面對面交流的機會,還有一定的廣告推廣,這樣的服務對于一家企業來說,一千塊年的年費大概也不會吝嗇。
不過這個業務到底效果如何,那還要看結果才能知道。
如果這個業務做得好,那圈子網的收支就基本能平衡了。
甄德率和唐浩澤又說了一些關于幾個業務開展需要把持住的底線之后就離開了。
看著辦公室的門被關上,唐浩澤抿著嘴沉思起來。
在暑假期間,唐浩澤試著用一個旁觀者的態度去審視圈子網的發展策略。
他發現圈子網正處在一個分叉路口——是優先盡可能擴張網站的市場版圖,還是暫時放棄發展發展速度將網站的品牌塑造起來。
說實在的,半年多的時間網站的注冊用戶就達到九百萬,已經是非常快速的發展。不過唐浩澤燒錢的速度也非常快。
那九百萬的用戶,現在只有七分之一左右進行了實名認證。加上申請認證的用戶,也不過是兩百多萬,那說明有很多用戶帳號,實際上重復的。
按照正常情況來看,真正的用戶最多只有五百來萬。一些用戶可能是同時在養幾個號。
電腦遠不如以后那么樣普及,網絡上不可能出現大量的孩子。現在的網民主要是大學生或者是白領。
在這種大環境中,唐浩澤覺得實名制還是有希望的。
唐浩澤很清楚,圈子網是在標新立異。
是寄望在中國網絡上做“無土培養”的真正的社交網絡。
在這一點,中國和美國有著本質上的區別。美國的互聯網比中國早發展了好幾年。但是美國可以出現五百強的社交網站。而反觀中國:人口更多,乃至最后成為世界網民數量第一大國,也依然沒能出現一個嚴格意義上的社交網站。
后來的QQ等企業也做到一些相似的功能。比如朋友圈和圍脖。但
它們本質上也不是社交網站,主打的還是通訊和資訊。
在唐浩澤看來,一個國家在社交網站方面,同樣可以和互聯網通訊一樣,可以出現一家獨強的超級企業。或者說,是一個人口大國是可以出現一個名列世界五百強的超級互聯網交際網站。
但是中國后世沒有出現那樣的企業。
唐浩澤認為,那是因為中國網民更傾向于在網絡中匿名。習慣于在網絡“自由”發揮自己。
不能說那種心理不對。
只是唐浩澤不認為中國網民不能接受實名制。未來國家政策限制,網民還不是不得不實名制上網。也沒有那個網民說因為互聯網實名制就不上網了。
在灣州,唐浩澤和盧方談過這方面的問題。
盧方對互聯網不甚了解,但他對人心卻能說出一二三來。
盧方跟他說:“我聽夢夢說過網上的一些事情。我感覺網絡很虛幻,我想很多人也是那樣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