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也是和你們的送話費差不多的模式,就是我們的手機交給移動代理,移動依然按照市場價出售,但是購買手機的用戶可以獲得手機售價50%的話費。以市場價一千塊錢的手機為例,一千塊錢,能有五百話費,相當于是五百塊錢買了一臺一千塊錢的手機。買手機的人自然會多起來。”
“可是我們能有什么好處?”
“你們可以收取手機售價的20%的代理費。那實際上也相當于是充一百花費送一百二而已。而買手機的用戶,要求他們簽訂一份協議。比如說要他們必須用兩年,贈送的花費每月返還。每個月用一定的套餐。”
穆總不是笨蛋,唐浩澤說這些話的時候,他腦子里就已經開始計算了。
如果是贈送五百塊花費,分成二十四個月送,一個月也就是贈送二十多塊錢。而現在的套餐費還沒少于四十的。
兩年時間用戶每個月就算都不超出套餐費,移動都能賺上四百來塊錢。而且用久了的號碼,自然還是有人要用的。
這個時候,電話費還很高。國內本地通話接聽免費了,主叫市話也要四毛多些。打長途要八毛多。通訊價格好像要等零四年左右才會降下來。
而且所有套餐都不贈送通話時間。如果是外地,那就更厲害了,主被叫都要收漫游費。一分鐘一塊都是少的。國內漫游免費,還要等幾年呢。
所以那樣操作,只要哄著有人裝上了手機,就算用戶只接不打移動都能賺到錢。
穆總算了一下就明白其中的厲害。他想了一下對唐浩澤說:“唐總,你的建議聽起來很有道理。不過這還要經過市場分析。”
唐浩澤聽他這話,笑著說:“確實是要進行分析,不過我這里也不能等太久。如果貴公司覺得這建議行不通,我也不敢投資建廠。到時候,我可能要找其它的運營商碰碰運氣。”
穆總心里一堵。他呵呵笑著說:“唐總放心,如果市場分析結果證明那是有效的推廣方式,我們肯定會你的公司簽訂代理合同的。”
穆總確實是想過如果能說服公司其他領導接受這個方案,而加入的手機廠家有多的話,處于其它考慮,他說不定不得不撇開唐浩澤。他認為唐浩澤的圈子網還要和移動合作呢,到時候只能是吃個暗虧。
但唐浩澤似乎一點都不在乎那些。直接威脅如果移動不和他合作,他就將這個方案和其它電信營運商說。
那最后就算這個計劃做起來了,但其它的營運商也會做起來。穆總也不會顯得有多突出。
穆總今年才五十,還有得升呢。
只聽唐浩澤又笑著說:“這樣的計劃,一兩款手機肯定做不來,我還請穆總多多提攜。”
他這話的提醒,也讓穆總心里好受了一些。那確實不是一家企業能做完的。多唐浩澤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他說服其他領導接受唐浩澤的手機,大概也不會太難。
“提攜不敢當,我還要謝謝唐總給了我這么好的建議。”
“穆總言重了!”
唐浩澤提的這個方案,自然就是日后爛大街的買手機充話費的縮水版。
什么是買手機充話費?意思就是:買一款會無故扣費、軟件垃圾、屏幕垃圾、內存小、攝像頭根本就是擺設、7天包壞、15天包棄,一年包換臉盆的手機,換永遠不夠用的一點話費。
以后三大運營商都會做那樣的事,他只是提前了一些時間而已。
唐浩澤在這個時候提出這樣的一個方案。他是想著先拿到別人的手機貼牌許可權,找廠家生產零件,然后自己建一個廠子組裝。賺一點錢,讓電子研究所盡快弄出自己的品牌。不管好壞,只要能賣出去就好。
然后慢慢積累資金,慢慢提高手機質量。
那樣的事,做上兩三年,大概也就夠了。到時候金盆洗手,做正經的手機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