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唐浩澤就找唐浩坤要那片海浸地。他才開口,唐浩坤就當即弄了個一個承包合同,每畝三十塊錢。每五年承包金增加5%。那屬于荒地,按照規定現在可以最多承包五十年。
唐浩澤直接一次性將承包金都交清了。
唐浩坤也是清楚,村里人對此不會有人反對。所以才敢那么做。
從找到唐浩坤到簽訂合同,只用了大半個小時。簽訂合同,唐浩坤說:“你要打樁,我們正好有工具。明哥也知道那里有好木樁,讓他讓人拉一車來好了。”
找到唐浩明。一個打電話打出去后,唐浩明對唐浩澤說:“他們今天下午就能將木樁送來。”
那條沙堤大概有兩百六十米的長度,唐浩澤只需要一車木樁就可以了。但還需要鐵絲網。
東西在當天就都送了來。鄉親們自發來幫忙,很快將木樁都搬到沙堤上。
因為白天會長漲潮,所以唐浩坤建議下午就開始開工,一個晚上將這木樁打下去,第二天天退潮后拉鐵絲網。
他三兄弟叫來養殖場的工人,還帶了兩套高壓水槍來。
在海邊沙堤打樁,那自然不適挖坑種下去。那樣弄的木樁,一個浪頭打來就全沒了。想要在海邊有風浪沖擊的地方打樁,得用高壓水槍。
唐浩澤和一個工人將碗口大、四米長的松木豎直,樹頭向上。唐浩強拿著高壓水槍對著木樁下方噴水。
這水將沙子沖開,木樁就開始下沉。唐浩澤和那個工人,不斷搖動木窗,有維持木樁豎直就好。
高壓水槍不斷向下沖擊著沙子,木樁也不斷向下沉,就好像是遇到了流沙一樣。等到下沉了兩米多,木樁也弄好了。
唐浩澤是打算每隔三米就打一根樁。兩臺高壓水槍,那自然就是分成兩組。這才幾十根木樁,到晚上一點多就基本弄完了。
唐鄭敏看著妻子給來幫忙的人發紅包,拍了拍木樁,笑著對唐浩澤他們說:“剩下的鐵絲網,明天大概就能弄好了。岸上的圍欄,慢慢弄就是。”
唐浩明笑著說:“這又不是一直在水里泡的,這木樁怎么也能用上二三十年吧。就是鐵絲網可能要是不是換。”
“那也沒關系。拉上后大概能用上四五年。以后修修補補就過去了。”
唐浩澤也是想著趁著自己在家的時間里將這地方弄好,也免得自己走后父母太勞累。
民間有“百年杉木,千年松”的說法。說的是杉木不受潮,放一百年都不會腐壞,而松木浸泡在水里,可以千年不壞。
而且松木堅硬柔韌,也不怕海浪沖擊。而沙子看著松松的,也許有人會覺得一拔就起來。但實際上,沙子的比泥土的抓力更強。這樁子打下去了,想要拔出來就費力得多了。
說用上二三十年,大概也不算太夸張吧。
唐浩澤家里準備了宵夜,來幫幫的人吃過之后,也各自回去了。
接下來唐浩澤一家忙到元旦前一天還沒忙完。
海上的鐵絲網還是有人來幫忙弄了。
岸上,唐浩澤還是打算弄鐵絲網,因為臺風對圍墻的破壞力更強一下。不過岸上的樁子也不用那么大,也不用打那么深。唐浩澤一家子直接用錘子打下去就行了。
木樁打好了之后,自然也是要拉鐵絲網的。這岸上的工作,唐鄭敏也能做。元旦前一天,唐小蕓也放假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