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在一夜之間,網絡上圈子網涉黃的的消息被文化局不作為的帖子所覆蓋。
罵官方,自然比罵一家公司更爽。
網絡上出現無數關于“有關單位放任盜版橫行”的帖子。那些帖子在各個論壇和網站都有。一些帖子下面跟帖無數。
有關單位自然也察覺到了。不過官本位盛行,官員對網絡還不太熟悉,他們只信奉一樣東西,那就是權力。
于是他們沒有任何表態,直接要求網站刪除相關帖子。但是滬市的有關單位不能控制全國的有關單位。而滬市的網民能看到全國的網站。
“現在越來越多單位和某個單位一樣,只喜歡抓賭抓黃……”過了兩天,南方某報第一個露骨地批判這某單位。
文化局這才發現事情有些不對。但就在這時,他們接到無數投訴,數百個網站的內容被舉報涉黃。
諸如百【2】度空間,新【3】浪圍脖這些都在被舉報范圍內。
那其實是沒有辦法的事。一個企業能有多少人監控用戶上傳的內容,一些網民愛好又是如此,自然有不少的違規內容。
這下子中國大部分的SNS網站和論壇,都涉黃了。
誰都知道這其中有不對。但實體媒體突然熱鬧起來,紛紛批判網絡的信息傳播的亂象,建議大力肅清。
“……一些大型網站,動輒數千萬用戶,受眾范圍廣。如果監管不強,比任何媒體對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都更大……”
唐浩澤知道這些實體媒體是唯恐不亂。網絡興起之后,傳統媒體的空間被壓縮,自然希望能打擊一下網絡。
那些批評的對象也包括了圈子網。但圈子網之前已經被潑了墨。那些東西對圈子網的影響不大。
反而是之前針對圈子網煽風點火的那些網站,也被查出也有違規內容的,這時他們之前對圈子網的批判就變成了笑話。
道歉和刪帖子就夠他們忙的。自然也不會在揪著圈子網所謂涉黃不放。相反,他們恨不能讓所有人都忘記有什么涉黃事件。
要不然,還沒有動作的文化局說不定承受不住壓力將麻煩找到他們頭上。
唐浩澤看了一陣報紙,拿起電話撥通了內線,說:“沈亦,新的公告可以上線了。”
圈子網很快更新了一個倡議書——《網絡自凈行動倡議書》
倡議書中強烈譴責在網絡傳播不良信息的行為:“……網絡作為一種新的信息媒介,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開始接觸網絡。不良信息對未成年的心里健康成長危害尤甚。”
“為了營造和諧的網絡環境。”圈子網提出倡議。“……各網站應當承擔起為社會傳播正能量,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道德觀和人生觀……網絡需要互聯網企業、網站和網民共同組成和經營……呼吁所有圈子網用戶積極參與圈子網自凈行動,積極舉報不良信息。”
“圈子網對不良信息零容忍。只要舉報查實,被舉報賬戶永久刪號。舉報者將可以得到五十元現金或者通風價值的圈子幣作為獎勵。”
圈子網這份倡議書,又是一個大新聞。
連接出現的大新聞,尤其還有一個是正能量的,自然將圈子網涉黃的事件給蓋過去了。
袁總和甄德率撒了大量的紅包,大量傳統媒體報道了圈子網“用于承擔責任”的《倡議書》。
在圈子網的一番危機公關中,涉黃事件引起的危機在一開始就跨過去了。
但是網絡涉黃卻越炒越火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