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部隊真的要搬走。
這都是平地,如果不是在海邊,唐浩澤說不定還會考慮拿下。種點東西也是可以的。但問題是這邊地就在海邊。在臺風季節,海邊和內陸幾公里的地方都是不一樣的。
在這樣的地方種東西,種多少虧多少。
倒是可以開挖池塘來著。
但唐浩澤沒打算搞養殖。至于其他人,大概也拿不出部隊的要價。塘尾經合社的經營,他不打算管。而且經合社大概也不會拿出大代價去拿下那樣的一片地。
他們一家人說著車子就通過了這段土路,上了由部隊開的柏油路。然后穿過一條農場的柏油路。
成陽鎮是一個制糖大鎮。
之前樂譚縣有“最甜的縣也是最苦的縣”的說法。這最甜,自然是指糖產量很高,而最苦說的是百姓相當的窮。
全縣十七個鎮中,有好幾個鎮都是有糖廠的,但整個樂譚縣的糖有70%以上出自成陽鎮。
灣州地區甘蔗種植面積很廣。但是因為產業分布不合理。地區內的甘蔗產量還不能滿足本地的制糖業原料需求。
灣州地區的蔗農想將自己種的甘蔗賣到西粵省。因為那里每噸的甘蔗收購價格每噸高出近百塊錢。但是灣州地區在邊界地區進行封鎖,禁止本地區的甘蔗外流。
是不是覺得這蠻不講理?
唐浩澤記得以前也挺過有蔗農也是那么埋怨不滿的。但是這些蔗農卻不會告訴你,他們種的甘蔗苗都是糖廠通過地區的惠農政策免費提供的,糖廠還提供了一部分的免費化肥。所以那些甘蔗收購價格都是協議價。
在親眼見到邊界確實攔住運甘蔗的車之后,唐浩澤一開始也是覺得灣州市自己不肯出更高的價格,還不上農民按照市場規律進行銷售。覺得政府挺蠻橫無理的。
但后來了解真實情況后,他才明白就算是親眼看到的也不一定是自己想象中的事實。
孔鳳荃的娘家也是在海邊漁村。從鎮上開車下去還有十來公里,也幸好是通了水泥路。雖然路窄了些,但是好歹好走一些。在進村之前的有一段兩公里多的土路。
唐浩澤的三個舅舅都是漁民,但這會正過年。也沒有誰會出海。特別是孔鳳荃早就打過招呼今天要來了,幾個舅舅的家人都在家。
他的外公已經過世了,外婆的年紀也快八十了。整個人瘦巴巴的,背也有點駝。他外婆一共生了七個孩子,三男四女,不過有一個女兒沒能養住。孔鳳荃排第六。他外婆現在和最小的舅舅住。
老人家這大冬天的也就搬了一張小凳子在門口曬太陽。
看到一輛車子考到往自己家這邊開開來,眼睛盯著看。
孔鳳荃下車就去扶自家老娘,嘴里埋怨著說:“媽,這天還冷著著,你做外面吹風做什么?”
老太太見到女兒女婿來了,臉上沒什么笑容:“有大太陽呢。不冷!”其實唐浩澤從小就沒見過外婆笑。
“外婆!”唐浩澤和唐小云喊她老人家。這是小舅也出來了。“小舅。”這小舅是外婆最下的孩子。年紀才三十多,比孔鳳荃還小了六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