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喝了不少的啤酒。
吃完飯后,唐浩澤讓王維也別開車了,讓保鏢幫他開回去。之前是沒辦法,現在能不酒駕就不酒駕。
先將王維送回家,唐浩澤才讓保鏢送自己回家。
別墅中房子比較多,如非必要,四個保鏢是輪班的。每班兩天。值班的保鏢就住在唐浩澤的別墅內。
回到家后,唐浩澤心里還掂量著孔雀石綠的事。不過他不是想插手這件事,而是由此考慮食品安全問題。
那是國家戰略上的問題,實際上輪不到他去想。他想的是食品安全法實行后圈子網是不是可以做點什么。他想來想去,覺得那也不是圈子網一個企業能做到的。
真正能實現食品安全的食品,成本比較高,售價當然也高。
那至少也是白領收入以上的人才消費得起。
以后居民平均收入會逐年提高,但消費水平提高的水平比收入水平更高。現在滬市正常五口人的家庭,一天伙食五十塊錢足夠了。再過幾年一天一百都算是省的。
最重要的是日后的各種消費會更大一些。大城市的居民一年到頭,家庭中人平均的醫療支出少于兩千,絕對是經常鍛煉的,而且沒有老人孩子。
以后的兩千塊還真的不算多,幾次感冒就沒了。
在那種情況下,兩夫妻月薪加起來一萬五,兩口人養五口人,生活壓力實際上也不小呢。
能實現安全的食品,不是弄不出來,只是成本會比較高。比如綠色食品。
之前唐浩澤沒想過這些,因為那也不是他想的東西。但是現在他覺得那大概也會是一個商機,那不免多想了一些。
剛喝了酒,他頭還有些暈暈的。
泡了一壺濃茶,他在書房里一邊上網查閱這國外的綠色食品的信息。腦子里想的卻是如果在國內弄綠色食品,又該怎樣做?
綠色食品他也不是沒見過。比如十多年后出現的“土豬一號”品牌,價格要比普通豬肉貴一倍以上。別的豬,瘦肉賣十三四塊錢一斤,它賣三十五塊。
他“認識”一個養豬的朋友。他那個朋友的豬是在山上散養的,兩百多畝的林場就只養三十頭豬。平日里偶爾喂一頓,有玉米就喂玉米,沒有玉米就喂番薯。
那豬吃不飽,就在山上到處刨食,養一整年才一百多斤。養出來后,不走市場,還沒養大就有人預定了。整豬一斤能賣十五塊錢。
那豬不叫土豬,而是被叫做石豬。
如果他那個朋友不是林場有收入,那樣養豬,土地承包費就虧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