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權笑著說活:“現在進度還算不錯。同時研究的有十二種蔬菜。不過每一種農作物的最佳營養液配方都是不同的,還需要優化。而且單位面積的產量也有待提高。而且在管理和生產方面也需要繼續降低成本,否則無法盈利。”
唐浩澤知道無土栽培可以用溫棚,也可以用工廠。
但不管是哪一種模式,投入都比土地直接種植要高得多。投入高,單位產量的成本就大。想要達到平衡只有兩個辦法,一個是節約成本,一個是增加單位產量。
那些他不打算管。他問:“如果達到產業化要求,你在這個方面有什么深入的想法嗎?”
“我現在能想到的,只是加大投資進行反季節生產。”
“反季節蔬菜的成本確實是比較高的。不過如果用溫棚,只能在冬天實行反季節種植,溫棚在夏天甚至沒法用。”
“你的意思是工廠化種植?但那樣成本會高出很多。而且沒那個必要。”
唐浩澤笑著說:“權哥,那很有必要。你可以考慮一下,如果室內種植使用最適合蔬菜生長的特定光波的光照條件,提高產量不在話下。利用燈光,可以進行立體種植。一個架子可以有數層種植空間。最好用LED燈,雖然貴一些,但能源消耗會節省很多。又可以人工調節氣溫濕度,全年都可以種植反季節蔬菜。”
“那聽起來前景似乎很好。但那需要研究更多的技術。”
“現在開始研究,可以作為技術儲備!”唐浩澤笑著說。“如果現在正在研究的技術試驗好了,也可以先產業化。”
鄧小權似乎是猶豫著。聲音在半晌才想起來:“我先找專家討論一下,看你提的技術現在是不是適合開始研究。”
唐浩澤說:“那確實很必要。”他頓了一下,又說。“還有,權哥,我想著如果恒遠那邊有了無土栽培技術,你可以考慮進行綠色食品或者是有機食品生產。現在已經開始進入網購時代了。再過幾年,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沒時間逛菜市場。如果在網絡上可以買到稱心如意的新鮮蔬菜。他們會很樂意直接在網絡上購買。也就是說,種植出來的蔬菜,可以直接以市場價出售。如果在北方種植南方的蔬菜,你覺得價格會怎么樣?”
以市場價出售,這對于菜農是一個巨大的誘【2】惑。
比如蘿卜在地里可能是一兩毛錢一斤,而在市場上要賣到一塊。大批同時收獲的蔬菜地邊價和市場價之間的差別都差不多。
跨地域的蔬菜,如果是生產者直接銷售。利潤可想而知。那么一來,成本更高的無土栽培種植,似乎也很有可為了。
鄧小權也做了幾年生意了,知道那代表著什么,說:“我先和人研究一下。如果可行,我就將你剛才說的作為一個長期計劃進行研究。”
唐浩澤聽到他心動了,就笑著說:“如果你那邊做得不錯,圈子網也可以在滬市進行一個運營試點。”
第二天上午唐浩澤上班剛坐下,莫宇就到了。唐浩澤和對方說了合作進入綠色食品產業的想法。
莫宇聽了他想法表現去一定的興趣,但也沒馬上做出決定,只說需要考慮。
唐浩澤找莫宇,主要是看中莫宇的家族能量。在各種審批方面可以更加方便一些。如果對方不打算合作,他也不會打算放棄這個項目的。
送走莫宇之后,他又讓NSN的技術部門將居住地是滬市,各個年齡段的用戶數字統計出來。他需要一定的數據支撐,看如果實行那樣的專賣試點,滬市有多大的市場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