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哲宸對唐浩澤明白說是“利用”了他的關系,也不生氣。他說:“圈子網的信用還是足夠的。對了,圈子網銀行還沒有向銀行借貸過吧!”
“到目前還沒有銀行債務!”唐浩澤笑著說。“溫董你覺得,這會不會在信用借貸中加分?”圈子網集團沒有貸過款。唐浩澤去建行貸款,也只是為了麒麟電子。那一次他以個人擔保。
溫哲宸笑著說:“現在圈子網一年的純利潤都不止兩億美元。有這樣的條件,圈子網的信用自然很高。”
沒有長期債務,而且盈利有保證。那樣的企業,自然是所有銀行眼中的優質客戶。圈子網主動找上門,恒生銀行傻了才會往外推。溫哲宸可以肯定恒生銀行最終會同意借貸。
只是其中的利息可能需要談判。
唐浩澤點頭說:“要不然我也不敢請你幫忙。”
“不過,實驗室設備雖然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人員。在研究人員方面你有什么計劃?”
唐浩澤想都沒想就說:“誰出過成績就找誰。”
溫哲宸對他這種想法也很贊同,說:“圈子網唯一的優勢是資金。而研究結構或者說科學家最缺的就是資金。那也算是一個互補。”
圈子網集團此時才開始投入到PLED這個項目,那已經落后別人十來年時間。如果還按部就班慢慢來,到最后只是浪費錢。想要追趕別人甚至是超越,就只能是投入更大的研究成本。
國家對技術對研究開放方面的投入雖然不小。但是國家的資金使用很集中,有很多項目都要不到足夠的資金。另外,企業和研究機構的聯系,目前相對其他國家還比較少,企業對研究的投入并不算多。
所以研究結構和人員實際上都相當的缺錢。甚至有一些非戰略技術,因為得不到研究經費而不得不被迫中斷。
非戰略技術,能產生的收益卻未必就比戰略技術差。如果唐浩澤能提供充裕的研究經費,確實能打動絕大部分的科學家。
唐浩澤笑著說:“我也知道一些科學項目領軍人物級別的科學家,是很難挖來的。但是我只要他們為實驗室把控正確的研究方向。真正的研究人員,用高新挖就是了。不管是國外的還是國內的。用錢能挖到不少。”
“那這個項目你想要找誰?”
“香江這邊的事辦完之后,我會去一趟陽城。”
溫哲宸想了一下,問:“華南理工?”
唐浩澤點頭,說:“我想和曹院士談談!”
曹院士還是溫哲宸之前提醒他的。溫哲宸對這位科學家也有過了解:“曹院士在PLED領域的研究,確實是國內的權威科學家之一。不過他似乎領銜了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兩項重點項目的研究。而且是同領域的,他就算能兼顧三個項目,也未必有機會。”政府方面未必會同意。
唐浩澤點頭說:“他沒辦法參與,看到我的誠意,大概也會推薦一個合適的人選吧。”某個研究項目的領軍人物非常重要。
“那也有道理。”溫哲宸將包子吃完,然后喝了一口茶,說。“今天白天我有事情,就沒辦法招待你了。晚上我再來。”他約了恒生的客戶部總經理在這整個酒店吃飯。
到時候,他要給唐浩澤坐引薦。
唐浩澤說:“溫董你忙你的。我正好也想到外面逛一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