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生產什么樣的顯示器,對環境的污染都是比較嚴重的。
那樣的產業現在滬市設廠難度不小。而玻璃廠要在樂譚開設分廠,可以生產液晶或者PLED顯示屏的基板,整個灣州也算是接近原料產地的地方。
所以他計劃將第一條液晶顯示屏生產線設在灣州地區。灣州也算是一個交通樞紐地區,不僅鏈接著西南地區,還直接鏈接著東南亞。在交通對外的交通條件也算是適合。
至于要選灣州什么地方?
于公考慮,樂譚縣城距離灣州市區最近的地方不過是十四公里,而且還有一個正在招商引資的白泥嶺工業區。白泥嶺工業區,距離即將開通的高速公路路口不過幾公里路程。可以說是很不錯的選址。
于私,這個項目落在樂譚縣,可以給馬上就要調動的羅雪芬增加一塊厚重的砝碼。
回到灣州后第二天,他拿著還帶著油墨味道的營業執照和公司資料去了羅雪芬的辦公室。
羅雪飛聽他說還想要一塊地,而且要一大塊土地計劃用來建一條液晶顯示面板生產線。又得知他的投資金額可能會超過二十億美元。她哪還能拒絕:“我馬上會交待招商辦和你聯系。”
唐浩澤想了一下,說:“好。”
這個投資項目他現在也不能100%保證能做。如果日韓那邊的企業不上當,他的投資就不可能有那么高。但是他也不是騙優惠政策,就算是得不到液晶顯示的技術,他也可以投資建一個PLED顯示面板生產線。投資也許會少一些,但是也不會少到哪去。
TFT液晶面板生產工藝流程繁復,需要三百多到工序,一條生產線必然需要大面積的廠房。而生產車間需要無塵環境,僅僅是建一個10級無塵生產車間就不知道要投入多少。再要買設備。
一個六代工廠,沒有一百億以上根本建不出來。但是一旦做出來了,又將國內主要的液晶面板下游廠商拉來投資敖卓光電科技,生產出來的產品就不愁沒有市場。
現在的關鍵是如何拿到相關的技術。
在這個項目,賺錢不是唐浩澤首要的目的。他首要目的,只是為了加速國內信息化產業的進程。當然,他既然投資了這個項目,賺錢幾乎是可以肯定的。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愿意將這個項目的大部分收益分給國內的廠商,甚至是愿意將技術拿出來的日韓廠商。
對液晶面板需求量最大的,自然還是電視生產廠商。
只不過那些電視廠商之前引進彩電技術花費的成本,可能是還沒收回來。現在國內就算是有了液晶面板生產線,但為了銷售顯像管電視,對液晶并不是很感冒。
當然,液晶電視因為成本問題,價格也很高,市場無法覆蓋全國。顯像管顯示器依然大行其道。
那豈非說液晶面板生產出來了市場不大?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液晶面板的成本液晶電視的總成本的70%以上,如果液晶面板的價格下降。電視生產廠商沒理由不推廣液晶電視。
只要拿到液晶面板生產技術,唐浩澤相信那些電視生產廠商會看到液晶好處,會和他站在同一戰線上。
同樣道理,手機制造廠商也不會拒絕成本更低的顯示屏。
只要他能和電視和手機生產廠商結成實際上的聯盟,實際上是同時與那些廠商的上下游企業都結成了聯盟,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產業生態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