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相對現時的中國來說,南朝還是有些中國需要的硬實力的。比如劉總這次來首爾的目的:液晶顯示屏的生產技術。
劉總在酒店房間,目光似乎透過玻璃窗看著漢江兩側的霓虹。但他的雙眼卻沒有焦點,分明是腦子里在想東西。
此次來首爾,劉總是看準了時機。
中國顯示產業發展聯盟的籌備動員大會都召開了,已經沒有人能阻止這個聯盟的成立。
他這次代表長虹來找LGD談判,是基于長虹沒有加入那個聯盟的的打算,同時長虹是國內目前最大的彩電生產商。
而不打算加入聯盟,長虹也有自己的謀算。
LGD是世界上最大的彩色顯示面板的供應商之一。但而中國是它最大的市場。
世界上彩電生產商主要集中在東亞地區。
如今甚至連南朝本身的企業都將彩電生產轉移到中國,所以彩電主要生產國,是中國。至于日【2】本的市場LGD是不用想了。
如此一來。中國顯示產業發展聯盟成立之后,LGD這樣的南朝企業就要坐蠟了。
因為南朝的大公司,都是負資產經營的。所謂的負資產經營,是說債務比資產高。
南朝的企業的負債率都非常高。那是企業和南朝政府之間的裙帶關系帶來的便利,他們在沒有借貸資格的前提下依然可以借貸。
如果在順風順水的情況下,南朝的這些大企業自然非常風光。但一旦遇到大的風險,他們的抗風險能力,也就和這些企業和南朝政府的關系好壞程度有關。關系好的,就能借貸抵抗風險,如果不夠好的,那就只好倒閉了。
劉總那么想不無道理。他十二年后會看到韓海集團的破產,就完美注釋了他剛才所想的。
長虹之所以不參加中國顯示產業發展聯盟,是因為他們看出唐浩澤他們的目的。長虹認為,唐浩澤和圈子網集團策劃成立中國顯示產業發展聯盟的意圖,肯定不是真的是想自己研發自主產權的顯示技術體系。
更有可能是想通過統合整個中國的液晶顯示屏市場,提高在與日韓企業對話中的話語權。
一旦聯盟成立,中國的顯示屏市場用一個聲音說話,利用中國市場為誘餌,在日韓企業之間左右逢源,甚至有可能用較好的條件引進日韓企業的技術。
至于唐浩澤和圈子網集團投資的那個生產基地。在長虹看來只是一個幌子,只是想利用這個來威逼南朝企業妥協的。
南朝企業未必猜不到那個基地只是一個工具。那里就算真的建廠,那些就技術升級也需要幾年時間。而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市場依然需要液晶屏產品。
但是生產液晶屏的不只有南朝企業,還有日【1】本。日【2】本在中國的顯示市場占有率遠不如南朝。一旦中國市場主動向日【2】本靠攏。為了搶占市場,夏普和日立那些南朝企業的競爭者,難說不會用較好的條件和中國企業合作。
因為負資產經營,南朝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不強,一旦失去中國市場的現金流。LGD這樣的企業就有可能面臨倒閉的境地。為了擺脫那樣的危險,LGD就有可能向中國顯示發展聯盟低頭。
長虹自覺洞悉了唐浩澤和圈子網集團的意圖,所以只笑看風云。如今時機已到,它可以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