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澤聽他這么神秘,笑著說:“好,明天我在辦公室等你。你大概什么時候能到?”
“中午。中午我有時間。”
“好。我們中午正好一起吃午飯。”
掛斷和沈崇云的通話后,唐浩澤又撥通了曹院士的號碼。
曹院士接通了電話后,笑著說:“我就估摸著你大概也該打電話來了。”
唐浩澤笑著說:“打擾曹老您休息了。”
曹院士笑了笑,說:“不打擾,我晚上通常也就是看看書,年紀大了,睡得也少。”他頓了一下,說。“今天,我和中科院的白院士、馬院士,還有幾位經濟學者通過電話,和他們探討了中國顯示產業發展的未來方向。他們大抵上支持自主研發和引進技術共舉并進。他們愿意在必要的時候,做出他們的表態。”
唐浩澤聽到這話,道謝說:“這事讓曹老您費心了。”
“我們都是為了同一個目標努力。我自然應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曹院士的回復,讓唐浩澤多了一層把握。中國高層的決策,大多都會聽取相關領域的專家的意見。特別是在經濟產業發展領域,專家的意見相當關鍵。
如今他將中國顯示產業的發展方向擺上臺面,挑起論戰。如果決策層重視了,除非是已經有了定論,不然肯定會咨詢專家學者的意見。
唐浩澤的人脈在這方面比不上曹院士。也比不上袁總。他只能是拜托這些關系網廣的人聯絡那些人。
讓他稍感安慰的是,顯示產業聯盟申請者本來人心浮動。在他發出公開信后,絕大部分站在他這邊。
而反對方的勢力似乎也不小。他們提出引進了技術,還要自主研發肯定落后的技術,按會造成極大的社會資源浪費。
僅僅是浪費社會資源這一條,就讓唐浩澤沒有把握能讓國家繼續支持產業聯盟的成立。
顯示產業對于中國來說,并不是經濟核心產業。也與國家安全沒太大的關系。那樣的產業,沒必要非要有自主產權,能通過引進技術促成產業發展,那自然是最好不過的。
之前支持成立產業聯盟的領導,態度也變得曖昧。官方新聞和日報也多次報道評價長虹引進八代廠的重大意義。
那似乎也代表著另外一種表態。
但唐浩澤不能再去爭辯什么。
現在社會上兩種不同的聲音,其中一種是唐浩澤發起的,而另外一種則有可能是長虹和LGD發起的。
論戰越是激烈,國家層面肯定就越重視。但唐浩澤在發出公開信后沒有在開口,也沒有花錢或者要求其他人開口。
或許是愛國者還是比較多的。自發為唐浩澤額的公開信叫好的人不少。只是這些人主要是普通人。曹院士他們聯系的人,也都是:在必要時候支持。
而現在還不是必要的時候。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但哭得太厲害也會讓孩子娘覺得厭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