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來說,吳寶祥的那塊地唐浩澤得來了,意義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
天方地產入行太晚,未來未必能進入國內除滬市之外的最核心的幾大城市。其中的關鍵取決于他有多少錢和有多少人脈。
未來他對天方地產的期待,是以滬市為中心,集中力量布局南方。其它區域,能拿到地皮就拿。
至于這次或者后和吳寶祥搭上了關系,他也不覺得能通過對方拿地。這次合作,吳寶祥如果做起來了日后自己都可能拿不到足夠的地,更不要說是幫他了。
所以,吳寶祥這塊地對他來說,說意義大,這可能是天方地產進入京城中心城區市場的最好機會。而說它意義不大,天方集團就開發了那塊地對它在京城的發展也沒有太大的幫助。
當然,京城有著特殊意義。如果不能再京城開發一個地產項目,天方地產就顯得有些失敗了。
于唐浩澤而言,兩億八千萬真心不多。只要將土地轉讓手續辦妥了,他立馬就能將錢轉給吳寶祥。不過后面的合作,他可能要從其它地方抽調資金了。
至于轉讓的手續,自然是由吳寶祥去辦。
吳寶祥還承諾轉讓稅由他全額承擔。
那點錢,唐浩澤也沒有凡在心上。
看完地后,趙陽就自行離開了。吳寶祥則是和唐浩澤回到的酒店。兩人逐條談論合作協議內容。
吳寶祥知道唐浩澤這些天很忙,也沒有浪費時間。如果在唐浩澤離開京城之前都沒談妥,他肯定要跑去滬市和唐浩澤談判。
兩人吃完午飯后依然在談判。在下午兩點多,終于將雙方合作的協議草案商討出來。這份合作的方案,一個基本原則是盡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成本。
在這個原則下,雙方也不另外成立公司了。開發商主體是吳寶祥的公司,但天方集團投資雙方商定的資金。地產項目開發完成后,雙方根據開發出來的房產的估價分割房產產權。
分割的基本原則是,同類別的地產雙方盡可能各分一半。而在這部分的資產分股后,分得的房產產權的處置權由雙方自行決定。
那么一來,雙方在銷售結束后可以少繳一層稅。
商定基本的條件后,吳寶祥帶著協議草案走了。他還要拿著協議去給律師看是否有違背國家法規的條款。如果沒有就可以做出正式的協議文本。
而唐浩澤也沒打算閑著。他將電腦里的一個文件打印了幾份出來,由將文檔拷進了U盤。
然后他去了國土部門。他送上去的文件,是關于建立國土資源使用數據庫體系的建議和方案。
他將文件送到國土部門,只見到了一個處長。真正的負責人沒能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