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咸鴨蛋,一碗白粥,還有一個炒河粉,這就是唐浩澤的早餐。
吃過早餐后,唐浩澤就穿上了外套。走出門時,正在喂雞的孔鳳荃問:“要出門?中午回家吃飯不?”
唐浩澤回答說:“看情況,中午之前給打電話回來。”他要去實地看看那片地,看該怎么弄那個弄樹林。
紅樹林的區域有小河入海。這條河不長,水量很不大,但在河口附近河道很寬。如今是水量最少的時節,看著就像是一條小溪,露出大片的河灘。
但這條小何在高【2】潮位時,海水會順著河道深入內陸兩三公里。在河口附近的兩岸就有不少的楊蝦塘。一眼深入內陸兩公里處。但這些池塘,也都在唐浩澤的承包范圍。
唐浩澤承包的陸地還包括海岸向內三四百米左右的區域。整個區域的本來有一千六百多畝的池塘。而這些池塘現在已經全部空著。
這些池塘因為是毀林后挖出來的。在地圖上,這些池塘還是海岸防護林區,所以它們屬于無證養殖。
而且這些池塘,都是很老的泥塘,養殖產量一直不高。而且附近都是泥灘,水質并不算好。這兩年養蝦病害也多。有一部分的池塘早已經丟荒了。
政府給了補償,已經全部收了回來。
唐浩澤沿著海邊慢慢走了一遍,甚至到海灘上走了一下。
這里海灘真的很寬,有大片的泥灘,也有大片的看著像是黏土一樣的硬泥。
那些硬泥應當就是當年紅樹林形成的土壤。紅樹林土壤酸度很高,粘結程度也比較高。
他看著退潮后潮間帶的寬度應有將近兩公里。他看過之后,對這片土地心里有了一個底。
這么大的一片區域要恢復紅樹林植被,他肯定需要人工培育紅樹林樹苗。不然以紅樹林的自然擴張速度,五年之內他根本無法按照合同完成種植紅樹林面積的要求。
他看過那些的池塘,都是低位池。應當是很早之前就開出來的池塘。這些池塘都是漲潮就能納水,退潮時,水就能基本排干。
這些池塘改造一下進水口后,可以利用起來。
這一趟他也步行了六七公里,中間有走走停停,至少花了三個小時。回家吃了午飯后,他又趕著去了樂譚縣城。
去到縣城時,恰恰是兩點半。正好是單位上班時間。
他來到一個略顯老舊的院子。
這里是樂譚海洋局。
前后兩輩子,他都不是第一次來這里。他來海洋局是為了找陳副局長。
這位副局長有一個單獨的辦公室。不過這個辦公室是在水產技術站的辦公區內。因為這位副局長還兼任著技術站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