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點沒捉上來。”唐浩澤笑著說。“而且他們還要捉鮑魚和沙蟲。還要忙一天多呢。這里風大,我們先回去吧。”
經過那口池塘時,唐浩澤又交待誠哥:“等會給我家送十來條大的。有多的話,村里人每家都送一條。剩下的,你們自己看著辦。”
唐浩澤和盧夢走著回家,路上盧夢問:“這次的收成怎么樣?”
“賣了二十八萬。”
“那么少?”
唐浩澤笑著說:“是少了點。不過養魚就這樣。而且我這里還是混養,放養密度不大。”七畝半水面只收二十八萬多,確實比養蝦是少了很多。如果是養蝦成功了,一畝能收四五萬萬,一年能養三茬。算起來,養石斑魚確實不如養蝦。
但前提是養蝦成功。
而且唐浩澤的養殖場也不僅僅是養石斑魚。還有其它東西。算下來也差不多。
他心里計算了一下,說:“算下來單位年產值確實要比養蝦低一些。”前提,還是要成功養出來。
沙蟲的產量他暫且不得而知。
天然海區養殖沙蟲,通常一畝的四百斤左右的產量。
如果能達到天然海域差不多高。一畝還能每畝還能通過沙蟲收回一萬塊錢左右。
養殖場的池塘,只有一半的塘底養殖沙蟲。所以沙蟲的收益也不會很高。但它在這個養殖模式其中的作用很大。沙蟲在池塘的存在不是用單品種的收益來計算的。
唐浩澤將剛才拿的七萬塊錢給了孔鳳荃,笑著說:“媽,這是我夢夢這幾天的伙食費!”
回來才幾天就給七萬的伙食費?當家里是黑店啊?
孔鳳荃瞪了他一眼,然后收了起來,準備等會有空存銀行去。
養殖場的石斑魚沒能趕在中午前送到。唐家吃了午飯后,魚才送來。
是誠哥親自開摩托車送來的。用桶裝著,還活蹦亂跳的。
孔鳳荃連忙將魚收下了。唐浩澤說:“媽,家里留三條,剩下的我等會去送人。”
誠哥跟他匯報說:“老板,魚還有不少。估摸還有兩百多條。”
“先都捉起來,然后請村里各家都到養殖場取一條,只有老人在家的,讓鄉親們幫忙送去。剩下的,你們去賣了也好,自己吃也好。我不管。”
“謝謝老板!”
塘尾村一共有百多戶人口,那他們大概還能剩下百多條。這要是拿去賣,也能賣七八千塊錢了。場里的工人每人也能分兩三百塊。
誠哥離開后,唐浩澤就取了八條魚,分成四個桶裝了。然后開著車給唐康壽還有唐浩明三兄弟家送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