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是晚上,但鮑仲喜卻依然帶著談判團隊,在南朝一家著名的半導體公司總部內與對方談判。
海力士是南朝主要半導體生產商之一。另外一個,是三星。
南朝的半導體行業始于上世紀的六十年代。開始只有美日企業投資的組裝業務,后來發展處自己的半導體品牌。
南朝的半導體的產業規模位居世界前列。在電腦用的“南橋北橋”和CPU方面沒多大作為,但是在手機用的中央處理器方面卻有它自己的優勢。
鮑仲喜就是為了手機芯片而來的。
世界上芯片技術最強無疑是IBM,但在手機芯片方面,南朝也不差。
“鮑先生,預祝我們合作愉快!”經過三天天時間談判,這次采購芯片的協議基本商定了。就等簽訂正式合同了。
鮑仲喜面上帶著笑,心中卻是滿是陰霾。他這段時間跑遍整個世界。美國、歐洲、灣島、日韓。
但各種半導體零件的價格都沒能談下來。
手機芯片的供應商他就聯系了三家,分別是IBM、臺積電和剛談好的海力士。
這三家的將會為麒麟手機供不同型號應智能手機的芯片。而日【2】本東芝將會供應閃存和音樂播放器的零件。
不是說所有零部件中國都需要進口,麒麟手機不得不到海外采購。而是唐浩澤對智能手機的要求是低價高配。
國內的半導體技術,生產出來的零件,實在沒辦法談得上是高配。
鮑仲喜心里的陰霾,源自于零件的成本太高。進口那么多的零部件,現在高配是有可能了,只是成本那么高,手機怎么能算得上是低價?
如果按照現在采購的核心元件組裝成手機,一臺智能手機的成本就要去到兩千多塊錢。扣除稅收和其它成本,手機的售價要賣到兩千七八百才能回本。
當然那樣的手機的大概也能賣的出去。但只能走高端路子。
但是唐浩澤和鮑仲喜的野心是,明年依靠智能手機讓麒麟手機銷售量進入世界前三。
麒麟手機在中國也許有點名氣。但也不是說有太大的優勢。至于在海外就更不用提了。想要占領海外市場,與外國品牌搶占中國市場,低價是必須的。
海力士的人將鮑仲喜帶領的談判團隊回到酒店房間。
鮑仲喜沒有馬上讓隨行的人休息,而是在自己的房間內集中,說:“我們這次海外之行,明天就要結束了。可以說,我們此行的成績并不理想。我們經驗不足,特別是與海外企業打交道的經驗非常缺乏。回去后,我們每個人都要進行總結教訓和經驗。”
他確實對這次在全球采購的行動不太滿意。雖然中國缺少的技術,在有求于人的情況下,很多時候不得不低頭。
但是他們這次出國在和那些半導體元件供應商的談判中,經常會對一些技術發展不了解。在于海外企業的談判中也顯得經驗不足,還差點簽下有陷阱合同。
那就就要從自身找原因了。
鮑仲喜說了幾句后,說:“好了,都各自回房休息!明天一早我們就返回滬市。你們提前做好準備。”
他讓手下去休息,他自己房間里思考這次環球采購之行的得失,直到凌晨兩點才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