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下載網站還是視頻網站,還是圈子空間、百科、文庫和問答平臺。那些都是圈子網用心打造的平臺。吸收各種內容,以達到吸引用戶的目的。
服務是為了滿足用戶的需求缺失,網民在網絡上的主要需求,是交際、娛樂休閑、購物、信息和求知。圈子網所有內容平臺都是圍繞著五個需求要素展開。由此也延伸出廣告宣傳等服務,同時將它們也轉化成內容。
比如商務平臺,比如體育俱樂部粉絲平臺,還有個人網站平臺等等。
圈子網集團的經營模式,實際上已經從流量為王轉變成內容為王。只要做好了內容,圈子網就滿足用戶的需求缺失。
圈子網之所以能得到用戶的忠誠度,不僅僅是做好了內容。更重要的是,圈子網將網民在現實中的人的屬性帶到了網絡。
在現階段,其它網站在對需求看法,已經將人的屬性摒除在現實之中,所有的商業行動都是針對一個關鍵詞——“需求”。
不管承不承認,互聯網都忽略了“人性”。
雖然互聯網是自由的,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性。在沒有限制的情況下,互聯網企業拋棄了人性,用戶自然也將人性留在現實。
圈子網與之相反。從一開始,圈子網就要求用戶將人性帶到網絡上。所以圈子網要求實名制。讓用戶以一個人的身份登錄網絡,而不是一組數據。
同時在服務中也注重人性化。比如用戶在個人空間可以獲得廣告分成,比如企業用戶可以在平臺上獲得更大的好處。又比如網絡小說和文庫中上傳的文章可以獲得收費。
而圈子網對內容的監管力度也讓用戶不得不在內容上帶上自己的人性。
圈子網是一個可以讓用戶利用內容獲益的平臺。在圈子網,不僅認為用戶是消費者,也承認用戶是生產者可以獲得收益。兩者的結合,讓用戶對自己制作出來的內容更加認真。認真地滿足其他用戶的需求缺失,這種認真就包含了人性。
人性代表著人心。網站用心做內容,用戶用心去體會。對于網絡內容這種短時間的消費,用心更容易讓客戶產生忠誠度。
如果拋卻了人性之后,用心做的,只是為了滿足特定的某種需求,而互聯網的競爭之激烈。用戶在網絡上拋卻了人性,他們的忠誠度只關注一個點——價格。
隨著技術的發展,任何的網絡服務門檻都會越來越低。隨著互聯網運營成本越來越高,想要做好內容,又要做好服務,成本會越來越高,最終廣告費入不敷出。
永遠免費的網絡遲早會變成一場最后的晚餐。
當一個網站發展得越好,每增加一個用戶經營成本就增加一分,網站就不得不想方設法賺錢以彌補虧空。
但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在競爭中獲得用戶的忠誠度就必須保持比競爭對手更低的價格。
很多網站看似是免費的。但實則不是。大部分網站實際上是在送錢給用戶,服務越好,貼的錢越多。然后從廣告商收取費用。或者將用戶當做網站的資產,對外融資。
但廣告費是有限的,多開廣告,用戶體驗不佳,遲早無以為繼。融資也只不過是飲鴆止渴。
于是為了減少成本,連一些壟斷性的企業也不得不使出一些手段,比如不正當競爭。
他記得谷歌在十幾年后就因為利用手機操作系統平臺限制某些潛在競爭對手的服務出現。先后三次被歐盟處以近一百多億歐元的罰款。而中國也緊隨其后,對其處以相當于三十億美元的罰款。
之后谷歌是不是元氣大傷,他回來得太早,并不清楚。但日子想來不好過。
其實,唐浩澤始終覺得圈子網賺錢只是做好內容后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