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澤一聽這話,覺得對方又是在試探自己。
他想了一下說:“很簡單!西南地區在大西部相對而言,人口比較密集。本身具有一定的市場基礎。另外,擁有一定的工業基礎。再次資源豐富。最后,電能充足。”
古三聽他像是簡答題一樣的回答當然不滿足:“能說的詳細一些嗎?您說的我也大概能想得到。但其他地區也并非說不具備那些優勢。您卻獨獨看好西南地區。這才是我最想不明白的。”
唐浩澤心說,想不明白就慢慢想。但他知道對方肯定能想得到,只不過是在試探他。而且他肯定對方肯定也是看中了西南地區的發展潛力。而且,看中的應當是房地產行業。
古三這個電話,是在試探他自己是否也盯上了房地產!
西南地區的房地產,他當然也覬覦著。但他沒想過馬上將主要資金投入到的西南地區的房地產。
因為西南地區房地產還需要幾年才會被炒起來。目前值得注意的只是川中的兩個省會城市。至于其它城市,唐浩澤認為可以涉及,卻暫時還不值得投入太大。
“攀枝花的鐵礦和西南地區的有色金屬,可以為重工業提供成本較低的原料。西南是整個我國水力資源最充沛的地區。充足的誰能不僅可以提供充足的電能,更可以保證工業用水。相對比較密集的人口,但因為地形的原因相對北方西北地區耕地更少,勞動力更充裕、人口更容易集中到城市,更容易形成消費市場。另外大西南曾經是全民備戰的核心地區,擁有一定的工業技術基礎,也有一定的研發能力基礎。”
“原來是這樣!不過您覺得西南地區那個省份最適合投資工業?”
“那自然是四【2】川。其實重【1】慶地區的基礎條件也相當不錯。但重【2】慶地形相對比較崎嶇,對形成大的產業基地有一定的制約。”唐浩澤將自己的理由說出來。“如果無法形成設備、零件、加工、組裝、包裝、原料、物流等等配套產業區,就不可能形成一個大經濟圈。”
古三同意唐浩澤的說法。中國現有的主要經濟圈,實際上都是一條完整產業鏈。
以珠三角的輕工業大經濟圈為例。
珠三角的很多產業都是相對比較集中的。比如中山,比較集中的產業有四個:電器、制衣、照明燈飾、家具。這四個產業需要周邊地區的其它產業提供支撐。比如紡織、機械、包裝行業、模具、化工等等,還有運輸、包裝等等。
每一條產業鏈中,都是中小公司依附著大型企業生存。而大型企業有不得不靠著大量中小企業滿足自己產品的原料和零部件需求。
可見,想要形成的一條產業鏈,就必須要在區域內形成高密度的產業群。不然一兩家大型企業,是不可能獨活的。
就好比灣州市,也曾經有過幾家規模不小的企業。他們的破產不僅僅是因為它們是國營。后來改制也沒能活幾年。原因沒有配套的工業體系,他們經營成本太高。
舉一個最簡單的一個例子:生產設備的一個零件壞了,方圓幾百公里都找不著。換一個零件的成本比陽城地區的同類企業要高幾倍。
再有原料、市場的運輸成本等等。各個環節的高成本都讓它們的經營成本變得更高。在市場化之后的競爭下,它們最終只會被淘汰。
其中半球電器就比較有名。
在九十年代,半球是相當有名的牌子。但如今它的廠房正在養草。這家公司注冊后的經營范圍,只是清理股東的債權債務,也就是說,沒有生產任何實際產品的許可。
目前半球剩下的就是一直經營著一個品牌。為了經營好這個品牌,一直沒有任何產品,卻拿到了所謂“省名牌”稱號,獲得“免檢產品”資格。實際上就是花錢將牌子名聲經營好,然后授權給其它企業生產的方式獲利。
據說該公司在上世紀九幾年還用牌子的名氣非法發行股票,說是很快要上市,將法人股票賣給個人。一些人得知實情后,起訴了這家企業,拿回了損失。但不少人拿著和廢紙等價的股票欲哭無淚。
不過,這家企業在一六年換了一個名字,重新注冊之后,重新開始生產電器。,可能是得到了投資。
但是現在,圈子網的電子設備專賣平臺都不接受申請這個的品牌的電器的上線申請。因為掛著半球名號的電器,很多都是小作坊生產的,沒有任何質量保證。
現階段,中國的經濟主體依然是工業。西南地區想要發展一個產業配置完善的經濟圈,關鍵還是先形成一個大的工業產業區。而這個產業區,又必須是大區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