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唐浩澤和盧夢回到滬市時,報紙上對某品牌乳制質量問題的報道,剛剛出現不到一天,就被壓了下去。但網絡上卻甚囂塵上。
圈子網也集團似乎也惹上不小的麻煩。
唐浩澤以回到滬市將行李丟回家,就直接去了隔壁的總部大樓。
通過專用電梯來到辦公室后,就給甄德率打了電話。沒一會,甄德率就過來了。
“怎么回事?上面給壓力了?”
“其它幾家企業還好。但三鹿比我們想象中要有能耐得多。國家食品監督部門下文要求我們撤銷之前做過的公告,措辭比較嚴厲。連它們所在省政【2】府也發函來要求我們將三鹿奶粉重新上線。”
唐浩澤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對那些什么要求不以為然,就說:“不用管他們!”
“我也打算搭理他們,不過似乎有人的推波助瀾。而且這個風波有向所有國產乳制品蔓延的趨勢。”甄德率皺眉說。“我們發出公告,保護消費者權益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保護國產乳制品的市場。如果因為這次風波讓國產乳制品產業進入蕭條,不是我們的錯我們都得背鍋。”
他說的背鍋,不是公眾會給圈子網集團黑鍋背,而是整個產業,甚至是某些政府部門都會將導致乳制品行業敗落的罪名扣在圈子網身上。
圈子網集團背不起那樣的鍋!
唐浩澤問:“我們有什么行動?”
“已經找了各種自媒體,主要對事件進行澄清。同時也了公關公司幫忙公關。那些乳制品企業也在做公關。不過你也知道,競爭就是那么一回事,看有機會了總想要將競爭對手拉下馬。”
唐浩澤想了想,說:“我們再發出一個公告,就說我們平臺銷售的乳制品都是質量保證的。讓每個每個產品牌都將國內外的檢測報告貼出去。還有,讓他們安分一些!”
中國式競爭是很野蠻。有機會就連大局都不顧。
“當年”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未必沒有一些乳制品以為看到機會崛起就煽風點火的原因。只不過最后桌子被掀翻了,誰都沒落得個好。
中國乳制品生產機制本來就有問題。很多乳制品生產企業是沒有自己的奶源的,而中國的養牛戶,少則養殖幾頭,多則養殖十幾頭。這些養殖戶他牛奶都是賣給奶站。企業是從哪些奶站收購牛奶。
而那些奶站,實際上都是村干部或者家人開。
恒遠投資了不少的奶牛場,也在生產乳制品。所以他對這個行業比之前幾年了解得更多。
中國他奶源質量并不好!
因為散養,養牛戶很少會飼喂精飼料,都是喂草和秸稈。而中國對牛奶的營養含量標準卻按照前蘇聯的標準。
比如蛋白質含量要達到2.9%。這個標準是中國奶源很難達到的。像三鹿那樣已經霸占了中國奶粉中低端市場的大型企業,不可能全部奶源都自己養牛場提供。它的原料大部分都來自那些奶站。
奶站或者奶農為了賺錢,有兩個潛規則。一個是注水;另一個是注完水后要增加氮含量。
有那一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