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要短時間內將現在還沒人工種植的東西,就必須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去做這方面的研究。但農業這樣的東西,只要舍得花錢就沒有做不來的。
其他人也許會擔心投資進去后會研究出來不一定能有足夠的市場,賺不了錢。但是鄧小權去不擔心。
中國的農業基本都是那樣。大多研究所都是國家資助的。而幾乎所有新農業技術都是在國家的投資能出新技術。
造成那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在沒看到實際的前景之前企業都不愿意獨力投入研究。
這和國外的技術研究機制有很大的不同。
國外的研究所或者研究人員,大多是私人或者企業資助的。而中國的產研結合喊了幾十年,依然遠不如發達國家。
鄧小權知道只要有足夠的資金,將技術研究出來,恒遠就能保證有足夠的產量。
有了足夠的產量,又有唐浩澤在。鄧小權不擔心銷售問題。
有唐浩澤在,圈子網就是恒遠的一個市場推廣甚至是銷售渠道。
只要那些特產能做人工種植培育了,鄧小權就真不怕賣不出去:“我先找人看看。”
唐浩澤知道他說的先看看,是說要先找人調研:“現在恒遠的生意主要是養殖和加工,在這方面有兩條路子可以走。一條是普通的養殖,比如常見的肉乳蛋用動物。另外一種是特種養殖。恒遠已經偏向第二條,我也認為第二條更適合恒遠。一個是因為普通養殖雖然市場大,但競爭也大。而特種種養殖雖然市場會比較小,但只要我們能搶占先機,就能占領市場。恒遠肯定有那個實力。”
“我也更喜歡第二條路。”鄧小權笑著說。“實際上,我也在考慮在東北建一個養殖機基地。打算養殖紫貂和狐貍。不過這個生意要做起來不容易。”
鄧小權確實更喜歡將一個市場從小倒有的生意做起來的過程。比如之前心心念念地將黃花雀人工養殖給弄成功了。再后來,積累到資金了,又去養殖蝸牛,還有將人工養殖竹鼠推廣到整個中國南方,如今已經形成一個不小的產業。
唐浩澤沒想到他將主意打到了紫貂身上。
紫貂這種動物的價值很高。上世紀三十年代之前,蘇聯已經解決了人工養殖問題,九十年代實現企業化養殖,所以它在世界上屬于無危動物。不過國內的紫貂已經瀕臨滅絕,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紫貂養殖,種源就是一個問題吧。”唐浩澤聽說恒遠打算養殖紫貂,那也不是什么大產業來著。“中國的紫貂應該不多了。”
鄧小權點頭說:“中國野外紫貂確實不多了。在我們國家屬于瀕危物種。我查過資料,雖然我們國內已經有紫貂籠養的經驗,但這個技術主要是用于種源。人工養殖的規模不大,我們國家一年出產的紫貂皮大概是五千到六千張左右。而俄羅斯每年的產量大概是十五萬張,壟斷了整個市場。中國人對皮草一向情有獨鐘,而紫貂是最優質的皮草之一。中國人越來也越有錢,奢侈品消費也逐年走高。如果國內大規模養殖,市場肯定還是有的。”
王維在他們談養殖這個他不懂的行業時,只一邊喝著啤酒,一邊靜靜聽著。這時他提到一件事:“現在世界上反對使用動物皮草的聲音不小啊。如果大規模養殖會不會對恒遠的名聲造成影響。”
“所謂的動物保護主義,不過是沒事找事。那些素食者更加是道德捆綁。如果人類不吃肉,也許人類現在還和猴子一樣在爬樹過日子呢。”鄧小權嗤笑說。“也沒看他們抗議養牛和養豬的。那些人要求動物在北屠宰之前應當保護動物的權益,讓動物在死亡之前快樂?由此增加的成本還不是由消費者承擔?有些人更加是雙重標準,就好比我們國家的愛狗者一樣,在他們眼里外國狗才是狗,中國土狗不算狗。”
唐浩澤知道皮草用動物養殖這個行業在北半球國家,主要是俄羅斯和加拿大。而加拿大出產的皮草,更加是包括獵殺大量的野生海豹。
但西方國家更愿意抗議的是俄羅斯的人工養殖行業。說到底還是有很濃重的政治因素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