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案極其簡單,一查到底。該道歉的當眾鞠九十度躬謝罪,該坐牢的坐牢,有人甚至自我了結。整個案子一目了然。
“當初聽得此事,心中滿不是滋味。毋庸贅言,該老板昧良心賺了黑心錢,定是奸商,死了也就死了,沒什么大不了的。但能事敗后自我了結,還算此人有些臉皮。只看近年同樣昧良心賺了黑心錢的中國老板不知凡幾,又有誰自殺過。
“做此對比,實則無理。然而若能文青一些,卻可說出個道道來。”
“那般的強烈比較,根源是因為日本是恥感文化,而中國是樂感文化。何謂恥感文化,又何謂樂感文化?且聽我細細說來。
“恥感文化氛圍下,人最怕的便是丟臉。是以,那東瀛老板丟了臉便要自殺。看官也可這么認為:東瀛不承認當年的侵略行徑于其也‘情有可原’。發動侵略自然是恥辱的,最后還輸了個精光,那臉就丟到東瀛海溝里了。這等恥辱,他們自然是不敢認的。要真認了,一億數千萬的東瀛人都自殺了也洗不脫那恥辱——喜聞樂見——恐怕還東瀛海溝來個大地震讓東瀛列島陸沉才能洗清!
“言歸正傳。
“因丟臉產生羞恥感,驅使一個人去自殺,是因為人心中有能撼動生命的恥辱感。那種恥辱感,在中國大概已經被丟得差不多了。當年魯先生的大作《狂人日記》中,對孔孟之道大加鞭笞,并全盤否定。仁義禮樂在那十年崩壞殆盡。中國人經歷了十年的無父無師之后,馬上進入改革開放,使得中國人變得極其樂觀。
“早年女性做皮肉生意,也自恥‘一點朱唇千人嘗,一雙玉臂萬人枕’。如今卻是最多只是不好做熟人生意,但也做到了笑貧不笑娼。如今更有個別地方出門做小姐給家里蓋房子,是可得鄰里羨滟的。至于好手好腳、家里洋樓別墅偏要裝個殘疾人乞討的更無需以為恥。那根本不算事。但那些也只是冷暖自知。還有更樂觀的。
“如造假者。近年來,造假者何其猖獗?人造的食品安全問題何其之多?卻又為何會如此?從未有人解答。竊以為,其根源大概出于中國人的樂感文化——中國人普遍樂觀。為何說中國人樂觀?其主要表現為中國官府的樂觀:中國社會是和諧的。比如我們從三鹿事件中唯一可以看到的,是刀槍不入的鐵布衫金鐘罩;自始至終是一連串的欺與瞞。暗箱操作、強詞奪理、以勢壓人。實在瞞不住,才羞羞答答地說要收回產品,將“不法奶農”權做遮羞布。即便正式道歉,也絕口不談責任。
“最后審判的言外之意:大家都是好人、是受害者,犯錯的只是極個別人;且和諧社會,應當得饒人處且饒人,對犯錯者教育教育便好!于是該做官還做官,該發財的繼續發財,社會一片和諧。殊不知,那不是犯錯者,而是屠殺未遂者。
“地溝油已多次成為我國網絡熱搜名詞。為何屢禁不絕?黑產業鏈大概也只是借口。據說中國養著的行政人員,按人口比例,是最多的。別國能禁絕中國卻偏偏不能,某些人難道就沒點B數?
“豈不知,和諧不是寫出來說出來的,而是做出來。若是真做了,未必做不到吧。據說國內大部分縣出現非法槍支,有關部門是能很快掌握。一把槍最多殺一人十人,而價值千萬地溝油,或許可以殺萬人。
“緣何危害那么大的一個產業鏈式的造假卻長時間發現不了?
“面對這個問題。我的內心毫無波動!甚至有點想笑……”
寫完之后,唐洪澤重頭到尾又看了一遍。但發布出去的心思也歇了。這樣的言論發表出去,他頭上的國務顧問的頭銜大概也就要沒了。
將心頭所想寫出來,他也自覺吐了一口郁氣。也沒有不吐不快的感覺。他本想刪掉,但又覺得這些話不能白寫了。如果能引起爭論,對他下一步的計劃也有幫助。
于是他聯系了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