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澤再見到袁捷時,已經是第二天的上午。他去了美國圈子網集團總部,第一次和集團的高層坐在一起開了一個會。
散會后,袁捷邀請他去辦公室。
袁捷給唐浩澤倒了一杯咖啡說:“知道你喜歡喝茶,我在美國習慣了喝咖啡,沒有準備好茶葉!”
唐浩澤笑著端起咖啡說:“我偶爾也喝咖啡!”他打量了一下袁捷辦公室,發現簡潔給人一種空曠感。除寬大的辦公桌之外,只有兩個綠色盆栽、一套覆著人造革的鐵皮沙發和一張玻璃茶幾。
美國集團的辦公室更有民主式的企業文化。袁捷的辦公室也是四面透光的,全是玻璃。袁捷的辦公桌也只是帶著藝術感的金屬質辦公桌,根本沒有中國總部那種等級感。
說實在的,唐浩澤對這樣的辦公環境一時有點不是很適應。在辦公室里能看到外面的人,而外面的人也能看到辦公室里的一舉一動,給他一種不自在的感覺。
雖然說這看起來是一種公開和透明。但這種企業文化,也是仁者見仁罷了。反正他覺得那標榜意味更重。
唐浩澤將辦公室也視作個人**。那雖然是工作的地方,但工作也沒必要完全公開。比如那些將辦公室公開的美國老板們,回到家后,同樣是工作地方的書房卻肯定都是封閉的。
對此他也不會說什么,也許像美國集團這樣的氛圍更能激勵美國人工作情緒說不定。
袁捷似乎察覺他的想法,就笑著說:“美國這邊崇尚公開透明。外面很多員工,經理級別和以下的職員都沒有自己獨立的辦公室。他們不分部門都集中辦公。這樣能促進他們的團隊精神,而我們這些高層透明辦公,也能讓他們覺得我們和他們也是同一個團隊的,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疏離。而且節省辦公場地。”
唐浩澤笑了笑,說:“如果在中國,這種做法未必行得通。”
中國圈子網集團五千多員工,占了整幢寫字樓四十多層。而美國這邊兩千五百多員工,卻只有十二層。占地確實少了點。但他不認為中國圈子網總部能能實行這種辦公制度。
也許美國總部這種企業文化更加先進,但未必適合中國人。中國人通常比較中庸,而且內斂。如果沒有明確的指認,有能力的人未必愿意出頭充當領頭羊。中國人的團隊精神,有明白等級,需要讓領導具有相對的威嚴。
因為中國有一句話,槍打出頭鳥。競爭是肯定有的。但中國人的競爭更加隱蔽。處理不好反而更容易出現混亂。
“各有各的緣法。”袁捷也坐下說。“我還以為你最早也要等到的今天下午再來的。”
“昨天晚上簡單看了一下那些資料。”唐浩澤放下杯子說。“感覺現在我們使用的內容識別系統的智能性還遠遠達不到要求。”
“那你有什么要求?”
唐浩澤笑著說:“我只希望我們的的識別系統能跟得上國際形勢的變化。我們永遠不知道某兩個國家什么時候的關系突然就發生了變化。如果沒有高效的內容識別系統,就算我們能及時將刺激這兩個國家神經的內容清除掉,成本也會很高。但是如果我們有一個高速且精準的識別系統,那會好辦得多。”
他的話讓袁捷陷入了沉思。袁捷沉吟了一會,說:“是統一識別還是各個集團各自識別。”
“各個集團識別更合適。”唐浩澤頓了一下,說。“雖說世界的彼此聯系越來越深入,但互聯網的用戶是有國界。沒有人會愿意自己的信息和上網記錄被國家進行掃描。就算我們的人工從不記錄也不窺探,但那對于很多人來說,那都是一種冒犯。而且你昨天不是說,懷疑美國政府在窺探集團的機密?”
美國能窺探,其他國家也能。所以雞蛋不能都放在一個籃子里!
“那就是每個國家都要一個設立一個數據庫?”
“可以集團統一設立一個數據庫。來自集團旗下各國分公司的內容隔開區域,單獨檢索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