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那臺打印機之后,王維和唐浩澤返回他的辦公室。
王維打電話問了之后對唐浩澤說:“銷售部門建議打印機的整機售價不能低于一萬八千塊錢,如果銷量超過五萬臺或者生產成本下降,可以考慮降低價格。而它的碳盒售價建議為兩千塊錢以上。”
唐浩澤想了一下,說:“碳盒兩千塊錢?我剛才看那碳的質量似乎相當不錯,刮都刮不掉。那樣的碳,就算是碳膜也至少需要九毛錢一個平方。如果是兩千快錢的話,剛才的打印機在碳粉方面的原料成本只需要四毛錢左右?”
王維笑著說:“也許是因為節省碳膜塑料薄膜成本,還有節省了涂膜工藝。另外我聽說那碳粉里面不可能有太多膠質材料,要不然沒辦法通過激光打印。不過聽說是采用了便宜的固定材料。也許也有這個方面的原因。”
“那么說這種打印機能淘汰現在市場上大部分大的打印機了?”
“當然不可能。”王維笑著說。“先不說它價格太高。一萬八千塊錢,完全可以買到十臺以上普通的商業級打印機了。而一般的工廠連一臺一千多塊錢的都不舍得買。還有就是這種打印機的適用范圍不夠廣。至少目前是這樣。”
在王維的解釋中,唐浩澤才知道原來標簽有很多不同材料。
比如說標簽紙的材質就分亞銀材料、透明塑料薄膜材料、復合材料等等。不同的材料都需要特殊的固定料才能打印得出來。而剛才的打印機還只是研發出用于打印銅版紙的碳盒。
“如果研發出打印其它材質標簽的碳盒,這種打印機也許會成為加工店或者大型公司的首選。但是現在還不可能。”
唐浩澤這才知道連一個標簽都有那么多的道道在里面:“那你對這個項目有沒有深入研究的考慮?”
“市場評估報告還沒有完全做出來,暫時不會馬上增加太多的投入。現在這臺機器也是因為你要得急我才下令研發的。不過現在的結果也很不錯。”
王維笑著說:“現在有了算是成型的技術體系,后續的研究成本不算無法接受。如果你真的能推廣你的計劃,這種打印機應當還是很有市場的。”
之前唐浩澤跟他說要推廣產品的電子商標計劃。要讓市場沒一件正品產品都具有供消費者溯源的數據庫。在數據庫中,記錄每一件產品的來源信息。
而消費者可以通過網絡查閱商品的來源。查閱的辦法,是掃描產品標簽上的一個二維碼。
二維碼中擁有一個單獨的數據。這個數據就是這個產品在數據庫的信息的鏈接。只要一掃二維碼,消費者就可以通過手機查閱商品的信息。
王維雖然不是很看好唐浩澤能真的將這個計劃普遍推廣。畢竟其中涉及的東西太多。
生產廠家第一個就未必愿意接受。因為現在的商品,有很多是通過購買授權獲得生產權的。所以產地有可能會出現一種混亂。
另外這樣做會有可能會增加成本。而且唐浩澤的計劃是要給每一個商品賦予一個單一無序代碼。每一批產品的信息都要上傳數據庫。那需要增加工作量。
再有就是,一些生產商大概也知道自己的產品是有問題。如果有了那個系統,他們會留下證據。
最后,想要推行那樣的標準,圈子網還沒有那個資格。
有這個資格有關單位,又無利可圖,未必愿意做那個工作。做多錯多啊。
不過,他雖不看好唐浩澤能成功。但還是愿意專門為唐浩澤研發了一個專用的標簽打印機。
當然,如果唐浩澤成功了。哪怕只是部分成功,維佳這個特別的打印機也可以借機搶占市場。
畢竟,那樣的打印機更適合大型工廠。就算工廠不打算消費,標簽加工店也會買。畢竟加工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王維想知道唐浩澤對推廣他的計劃是不是有絕對的把握:“現在樣機制造出來了。什么時候可以批量生產?”
唐浩澤沉吟了一下,說:“暫時不要考慮批量生產。現在維佳有多少臺樣機?”
“應該是有五臺。”
“先送三臺到到圈子網。還有,維佳可以繼續深入研究那臺打印機。”唐浩澤也不能確定計劃能否成功。但是如果沒有充分的條件更不不可能成功。便捷的二維碼打印機就是推行他的計劃的條件之一。“如果這款打印機沒有市場,我可以買下整個打印機的所有專利。”
王維聽了這話,笑著說:“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