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遙感長途無人飛機的位置,最適合的方法還是通過微波衛星。但國內外的衛星都沒有這個功能。或者說現在的衛星即使有這個功能也無法讓唐浩澤滿意。
現在的衛星也許可以很清晰地觀察飛機的位置和飛行狀態,但是延時要比地面信號塔還要長。那主要是因為現在的衛星沒有和無人飛機搭載大信號發射器完成對接。哪怕能接收信號,也需要一定時間對信號進行解碼。
而無人飛機需要即使進行調整,延時過長,安全方面隱患會比較大。
而地面的控制塔卻不一樣,可以直接將飛機傳感器收集到數據直接傳送到主控室。為了能做到這一點,所有的信號塔的建設地點都是經過精密測算的。
每一個控制塔發出的信號,都可以沿著其它控制塔直接轉發回主控室。就算是飛機距離主控室距離超過兩千公里,整個過程也只需要零點一秒。
其實那些控制塔在之前就已經做好了調試。但為了讓這次試飛萬無一失,閔教授還是建議唐浩澤派出了工作組在試飛之前,在現場進行最后一次調試。
在秦嶺一個山峰上,因為信號塔建設地點比較崎嶇,工作組抵達的時間比較晚,調試工作也開始得比較晚。
“隊長,調試結果出來了。與主控室數據吻合度為100%。”
他被稱作隊長的漢子一聽,馬上拿出衛星電話向遠在京城的主控室匯報:“主控室,這里是第二十八號基站,調試結果顯示,數據吻合度為100%。”
電話是免提的,話筒傳出一個聲音:“很好。飛機將在五分鐘起飛,在飛機降落之前,你們按照要求隨時匯報信號基站情況。”
“是,保證完成任務。”
按照試飛的要求,他們這些控制塔如果沒有發生數據一場,需要每十分鐘匯報一次,如果發生異常,則需要馬上匯報。
而無人飛機將會以每小時兩百公里的速度沿預定的航線飛行。兩千公里的航程需要十個小時才能抵達目的地。在這十個小時中,為控制塔做調試工作的工作組不能離開現場。
唐浩澤也不會離開主控室。
這時主控室又多了四個人,領隊的是一位丁主任。那是有關部門派來工作人員,要監督試飛的數據真實度。
可以說,這幾個人職位不高,但他們可以決定著這款無人機的命運。唐浩澤對他們相當客氣。
第二十八號控制塔是最后一個調試結束的。他們完成了,這次試飛沿途設置的控制塔調試工作也就完成了。
而要試飛的兩架飛機早已經在跑道上完成最后檢修工作,隨時可以起飛。
從窗口看出去,兩架飛機一前一后在跑道上等待起飛的命令。不過這個命令不是下達給飛行員。因為飛機上沒有飛行員。
閔教授征得唐浩澤和丁主任的同意后,轉身對控制臺說:“一號機準備起飛。”
“是,一號機準備起飛。發動機啟動成功,一分鐘熱機。”
一分鐘后,唐浩澤在窗口看到跑道上前面的飛機開始滑行。飛機滑行三百多米后就開始慢慢抬升。飛機飛離地面爬升到幾百米的高度后肉眼就基本看不到了。
而這時第二架飛機也開始滑行、起飛。同樣很快消失在空中。
主控臺不停大聲匯報著兩架飛機的飛行姿態,直到飛機都開始進入平飛才稍稍停了下來。
十多分鐘后,主控室的擴音器響起一個聲音:“一號飛機經過一號控制塔,飛行高度四千三百二十米,飛行速度二百零三點八公里。風速……”
一連串的數據被一號控制塔工作工作小組傳送回來。這些數據都是飛機上搭載的設備直接反饋的。
主控臺的工作人員也匯報了一系列的數據,這個數據和一號工作組匯報的數據完全一致。
這時一號飛機已經進入第二號控制塔的監控范圍,主控室同時也可以通過控制塔對飛機進行主動的監控。兩個控制塔的監控數據比對飛機反饋的數據,如果三者沒有出現誤差,那證明控制塔和飛機上的儀器都工作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