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澤笑了笑,說:“要說競爭。誰怕誰啊!”
做零售,擴張主要是看資本。而輪資本,誰比得過他來著。
寧翔鵠輕笑說:“那倒也是。另外我聽說你在柴達木盆地的新能源項目已經審批了。”
“是。為了拿下那片地,我需要投資三十億美元。”
“誰讓你有錢呢?”寧翔鵠好笑地說。“天方集團要轉到電力生產。這也算是一條好路子。薄利多銷。而且不怕沒有銷量。比做其它生意有保障。”
柴達木盆地的那個基地,唐浩澤之前計劃是二十億美元。
不過因為申請承包的土地太多,項目上報到中【1】央后,有關部門擔心他投入的資金太少,無法保證那些土地的綠化工程順利開展。于是提出新公司的注冊資金太少。他考慮過后,就承諾投資三十億美元。
項目在不久之前通過了審批。
那個項目他還在策劃之中,還不確定要開發。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那個計劃肯定要比一開始的時候要大。他笑著說:“但是投資大,開發周期也長。”
寧翔鵠看著工作人員將車子開回車間,就建議去辦公室坐會,如果有問題,就問研制團隊解答。
寧翔鵠一邊走一邊說:“能源項目都那樣。不管是礦石能源還是電力,投資周期都很長,沒有幾年都不能完成建設。不過你計劃使用垂直風力發電機組,生產周期和安裝都比較方便。就是不知道太陽能發電項目需要多久。”
“但機組的數量也多,總之不會很快就是了。再有就是反射鏡的安裝需要轉業人員,管道安裝也非常耗時。另外蓄能裝置也屬于高科技技術。工程周期應當不會少。再有就是風電蓄能如果用蓄電池成本太高。如果使用熔鹽蓄能,能量利用率又比較低,我現在在考慮風電要不要建蓄能系統。”
“那基地本身應該就要用不少的電吧。白天多余風電自己用不掉?”
“又不是裝幾個機組就算了,再多的的溫棚也不可能消耗多余的電力?”
經過幾個月的現場測定,那片土地的風能確實很強,可開發的風能蘊藏量也很大。唐浩澤確實打算大量的溫棚,溫棚肯定也需要耗能達。只不過那些玻璃溫棚實際上用不了多少的電力。
他現在更傾向于不為風電提供蓄能系統。雖然有蓄能系統可以提高產能,但蓄能系統大的成本也非常很高。
但如果不建風電蓄能系統,之后他就可能盡量不再在那片土地建更多的風電機組。不然風電機組白天生產的電力有可能大部分浪費掉。
如果能找成本更低的蓄電系統,他倒也愿意建蓄電系統。
只是現在最好的蓄電系統就是蓄電池。而蓄電池的成本太高,壽命不長。
寧翔鵠似乎對他在柴達木盆地的計劃相當感興趣:“聽說你還打算在那里建一個大棚式農場?打算用來種菜?”
“種菜的話各種成本太高。銷售方面不好處理。我打算種植一些高附加值的品種。比如中草藥之類。”
“藏藥現在確實比較吃香。”寧翔鵠一聽,就笑著說。“或許你還可以在那里建一個藥廠。”那是國家扶持的項目。
“建一個藥廠不難。難的是找不到工人。”唐浩澤搖頭說。“就算要建,也要在城市里建。”
寧翔鵠點了點頭說:“確實。”
唐浩澤問他:“你們的電動力汽車進展還順利吧。”
“基本順利。就是太吃錢。”寧翔鵠也不打算細說。“現在我都不知道能能支撐到汽車研制出來的那天。說不定還得融資。”研制一款全新的汽車,花費幾十億美元都很正常。
“你這個項目已經投入不少資金,如果進展又順利,融資應該不是難事。”唐浩澤也主動提自己參股。當初寧翔鵠沒有邀他入股,現在大概也沒那樣的打算。
當然,寧翔鵠要融資,也不是非他不可。現在國際游資規模龐大,不知道有多少資金等著有前景的投資項目。
兩人走到辦公樓下,寧翔鵠也不愿意去想那些喪氣事,說:“我們去三樓,對那輛車有什么問題你可以問那些工程師。”
雖然那車子的售價不算高,然也算是他們第一個訂單。如果市場反應良好,它可能會成為天宇動力公司最近幾年唯一一個可以盈利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