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圈子網是想做未來中國IT產業的盟主?”
唐浩澤失笑說:“我和圈子網的同事都很清楚:圈子網集團再強大都不可能匹配那樣的地位。”他收起笑容說。“如果我們真有那樣的野心,今天我是絕對不會來和您說這些話。”
馬云不置可否,含笑問:“那你現在尋求合作是為了?”
“不管我們承不承認,世界的IT產業的核心依然是美國。我們國家雖然已經自成一系,在世界中站住了腳跟。但不可否認的是,如果沒有國家政策的傾斜和保護,中國的互聯網行業會和歐洲一樣,被美國企業占據主導地位。”
馬云對這話也不得不點頭:“這話確實不假!”中國將谷歌、非死不可擋在國門之外,給中國互聯網行業提供一個充分發展空間。如果不是那樣,百【1】度可能還在苦苦掙扎;而圈子網也可能要在國內和非死不可糾纏;而不是現在非死不可在美國苦苦和圈子網糾纏。
“不過圈子網集團是中國互聯網企業之中在海外布局最成功的一家,甚至已經在許多國家實現了本土化,扎根本土。難道唐先生你還擔心圈子網的發展空間不足?”
“實現了本土化,卻不可能完全成為本土企業。”唐浩澤實話實說。“我真正開始想創業時,第一選擇并不是互聯網行業,但是很無奈地發現,互聯網行業最有前途的,所以才闖了進來。”
他像是回憶起當初:“我這人總是瞻前顧后。在準備進入這個行業時,我就考慮過,中國的市場容量雖然很大,但仍然不夠。所以我幾乎是有了一點余力,就讓圈子網走出去,幸好,我成功了。然后,我又想到,中國在互聯網行業相對美國完全是后起之秀,當中國同行發展到一定程度,與美國同業的沖突必然加劇。而那個時候,中國同行必然處于劣勢。就算有政府的保護傾斜,大部分同行也只能困守國內。”
他笑了笑,直視馬【3】云的眼睛,說:“在那個時候,圈子網在中國同行之中應當已經算是相當成功的了。不僅是規模還是在海外的布局,都走在中國同行的前列,而且已經可以正面美國的競爭對手。但是我深知,只有一個圈子網是遠遠不夠的。”
他提出自己的擔憂:“一旦美國IT業察覺到中國的威脅,他們就會抱團,先將我們打垮,再不濟也要將我們壓縮在國內出不去。”
馬【3】云聽到這里,不由點頭,說:“其實在幾年前就有這個跡象了。”他沉吟了一下,說。“騰【2】訊的國際化失敗,未必沒有這個原因。阿里如果不是能為世界各國的產品提供一個中國市場的銷售平臺,在海外也未必能被接受。”
他沒說出來的,還有百度等等許多中國IT企業。大部分都無法走出中國。而中國的市場是有限的。
而中國IT企業走不出去的根本原因,是中國IT企業的技術比不上人家。有許多走出去就要被人起訴是侵權抄襲。而走不出去,中國IT企業在國內廝殺,各家公司的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競爭也越來越殘酷。
馬云想到圈子網集團在滬市已經運營了好些年的高新產業園,忍不住心底的驚訝:“你們在滬市的產業園就是為了的這個目的興建?”
“那可以說是一個實驗。當然,同時也是為了的壯大圈子網自身。”唐浩澤笑著說。“從現在的情況看來,我們的實驗是成功。我們圈子網集團的去年各種服務和產品的技術,有40%以上來自產業園中的合作企業。而產業園中除圈子網集團之外的其它企業總資產年增長率超過100%,自產業園啟用之后,進駐創業的IT企業到目前的成活周期超過五年的達到48%,遠超正常的成活率。”
他還嫌不夠震撼,繼續說:“自滬市圈子網高新產業園啟用之后,前后累計進駐的中小微型企業和創業企業共計四千三百六十八家,目前共有兩千九百一十九家。其中已經有三十二家成功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