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九陰緩緩開口道:“鴻蒙未判之時,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父神開天辟天,身化萬物,元神結合天之清氣化為三清,精血結合地之濁氣,化為我等祖巫。這一點,相信道友十分清楚吧?”
東王公點頭道:“三清和祖巫乃盤古大神元精化生,根腳之高,無人能及,這一點洪荒大地上人盡皆知。”
燭九陰又說道:“道友難道就不好奇么?想天地初開之時,太極化生兩儀,陰陽由此分離,天地之間非清即濁,絕無外物。而后清氣升,濁氣降,萬物生焉。三清和祖巫雖然根腳強大,卻遠不足以吸盡天地間無窮無盡的清濁二氣,那么當時充塞天地的清濁二氣如今何在?”
東王公沉吟道:“難道這天界和陰界便跟著清濁二氣有關?”
燭九陰說道:“不錯。天地未開之前,混沌之中有一蘊含時空之力的異寶,名曰混沌珠,乃是和盤古斧同一層次的混沌至寶。盤古大神開天辟地之時,混沌至寶紛紛應劫破碎,這混沌珠也沒能幸免,被盤古斧一劈為三,各自跌落洪荒世界中,至今下落不明。”
東王公心潮起伏,混沌珠破碎他是知道的,前世姬君明能夠穿越成此世東王公,全賴混沌珠垂死掙扎之力,并且其中的一部分還被他得到了,最后做了景陽鐘的養分。
只是他沒想到這混沌珠也和盤古斧一般被分為三分,聽燭九陰如此一說,對于另外的兩分,他心中不免有了猜測,開口道:“難道這天界還和混沌珠有關?”
燭九陰點頭道:“想那天界是何等浩大,幾乎相當于半個洪荒大陸,若無底蘊根腳,怎么可能自然形成?那混沌珠其中一份碎片落入不周山之巔,吸收天地間大半之清氣,化生一界,上接清天、下連不周,便是如今的天界了。”
東王公心中有種豁然開朗之感,道:“想貧道根腳不比三清差,卻只是天地初開時的最初一道純陽之氣,以及盤古大神體內陽氣所化。若那三清果真是盤古元神結合所有天之清氣,怕是能立地成圣,怎會和我等一般,至今還在大羅之境打轉?”
燭九陰說道:“事實上三清只是吸收了三成天之清氣,又有一成化生為另一位大能。而后五成被殘破混沌珠吸收,形成天界。剩下的最后一成便是如今仍在九天之上沉浮的清氣了。”
紫光夫人聽了這么多,同樣驚訝無比,插話道:“既然三清道友只是分到了三成清氣,那十二祖巫豈不是也只是吸收了部分濁氣?”
燭九陰說道;“盤古十二滴精血落入不周山下,由于深埋地下,倒是比三清更占便宜,是以我們兄弟共吸收了四成地之濁氣。剩余濁氣中,五成結合混沌珠另一份碎片,化作一方和天界對應的陰界,最后一成散入洪荒大地,滋養著無數靈脈地氣。”
東王公又解開一層疑惑,他原本便好奇,為何盤古精血所化的十二祖巫,加起來實力大大的超過盤古元神所化的三清,但若是他除另外吸收煞氣之外,地之濁氣也比三清吸收的天之清氣多,那就不足為奇了。
東王公心中解開一層疑惑,又一個疑惑浮上心頭,他道:“既然天界和陰界同為混沌珠碎片結合天清地濁之氣所化,為何天界要比地界早出世?”
燭九陰回答道:“這就關系到那一成清氣所化的一位大能了。兇獸劫時,有一位縱橫無敵的大能,名叫青天,便是那一成天之清氣結合盤古開天地后,天地自然合攏之時激發的滅世之力化形。但青天最終隕落于兇獸劫中,天之清氣散于天地,被天界吸收,由此加速了天界的提前演化圓滿。只是以前被天機隱匿,無人發現而已。”
東王公對青天不是很了解,只是隱隱聽過這個名字,似乎還有一件叫做滅世大磨的靈寶,不知落入了誰的手中。
紫光夫人道:“祖巫的意思是,陰界也需要類似于天界那樣的引子,才能進一步圓滿,否則只能慢慢演化?”
燭九陰不知為何,一想到這個問題,心頭便隱隱有一股沉痛之感。他語氣低沉道:“不錯,陰界如今應該還沒演化圓滿,就是不知要到何時才能真正出世了。此界與我巫族幾乎同源,若能早些出世,對我族的意義,比起天界對妖族來說,不知要重大多少倍。”
東王公有些同情的看了眼燭九陰,心道等到真正出世了,你就不這么想了。同時心中感慨,雖是時間的使者,但燭九陰到底不是全知全能,明了天地間許多大秘密,卻無法窺探到與自己息息相關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