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夸張的是一套價值兩萬美刀的平衡陀螺儀被加裝到了機車底部,這讓整臺機車瞬間提高兩個逼格,側翻啥的自此就離它遠去了。
兩個多小時之后,小褚同學親手改裝的轟趴就現世了,超過五十萬的總價,讓這臺機車的逼格比起那些價值百萬的豪華機車一點都不差多少,當然了最炫酷的還是那超炫的造型。
其實這種改裝已經趨于概念車的改裝了,按照正常情況是沒法上路的。可是錢能通神,花了兩萬塊買了一套改裝摩托車的手續,甚至還當場給掛好一套摩托牌照,這車就可以正常上路了。
回頭率超過百分之百的車,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他的速度,經過電傳改裝后,整車超過一百五十公斤,僅僅那套鋰電池組就超過了五十公斤,根本就不是普通人能搬得動的,要不是帶陀螺儀自平衡,這車倒了,小褚同學自己都扶不起來。
店老板跟小褚是熟人,小褚同學在他店里設計的那套電動車改裝,基本是賣脫銷的節奏,雖然到不了他那兇殘的80公里以上時速,但是將普通電動車改的能跑60公里也是很厲害了,至于那些時速上百的電跑車,價格就不是三兩千塊錢能玩得轉的了。
其實這也怪那些賣電動車的沒頭腦,多加幾塊蓄電池,多加幾塊強磁鐵的事情,愣是不去干。國家不允許?切,國家還規定電動車不能超過40公斤,時速不得超過20KM呢。誰遵守了?
八零后的懷舊是哈雷摩托,而他們這伙九零后則鐘愛比賽用跑車,特別是后來興起的電跑車。
改裝店老板鎮店的那套配件,幾乎都讓小褚同學給用了,也不怪老板對他有些又愛又恨。
不過超過五十萬的價格改裝一輛摩托車,也不是普通敗家子能玩得起的。
至于褚圣亞,他真不是個敗家子,他攢這車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驗證自己的設計。
基本上設計機車的人都明白一個道理,甚至騎過自行車的人都知道,車子上的輪子一旦轉起來了,那車子是不會隨便倒下的。這是陀螺儀的最基本體現。
而如果在車子上安裝一套橫置的陀螺儀會啥樣?
最大的可能是破壞車子已有的平衡,兩套平衡體系沖突,然后導致車子不可控。是的,這種情況是真實存在的,但是還有一種立體陀螺儀則是飛行器上適用的,上面的陀螺儀是分三個方向的,其飛控穩定系統比輪子可穩定的多的多。
現在的小型無人機上不需要安裝這種機械陀螺儀,但是很多大型的無人機上卻是必須要有的,當然了,如果真有錢,加上飛機的操控性能出眾,上一套激光陀螺儀更靠譜,可是激光陀螺儀只適用于飛控系統出眾的飛行器,普通的飛行器根本用不上。
難點又回來了,摩托車上一套立體陀螺儀能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