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威力,相當感人啊。
記得他們曾經做過一個實驗,用這種材料編織了一張布,結果,愣是沒有任何武器能打透。直到用高溫激光才將其灼穿。
并且不是啥東西都能把它們點著的,因為這種材料的燃點超過了六千度。
自從這種超級材料誕生之后,他們基本上就告別了別的材料了。因為研究出啥都不跟這玩意厲害。
不過還是那個特點,耗碳量太過于驚人,完全無法大規模生產,因為生產很容易,只要通過特殊的配置手法配置好了,這東西可以吸收包括煤炭木炭甚至干冰在內的所有固態碳元素,吸收的越多,生長的越多,十比一的比例生長,管子的直徑為10,徑壁就必然為1,長為管子的1000倍,并且還無從改變。
兩根差不多一樣粗細的管子接到一起,撒上一些碳粉,時間不長,自己就熔接到一起了,根本就連膠水都省了。
六根同樣粗細的標準碳纖維管,愣是能將億萬噸重的太空站牢牢的固定在地球軌道上。在這些管子外壁上纏繞無數層減速層,最后套上一層層的電磁加速平臺。從地面到太空,只需要十分鐘。那叫一個便捷。
可愣是這樣,他們也花費了近一百年才造成了四臺可以遠航其他星系的太空船,并且還是最快的那種,無限接近于光速。
至于所謂的微曲躍遷技術,他們研究了一百多年也沒研究出個屁來。
貌似當初老莫曾經給過一個寒鐵制造發動機的可行性報告呢。對于大型發動機技術,各國的技術封鎖都很眼中,哪怕星空公司無比強悍呢,也無法染指。但是造一些小飛機用的噴氣發動機,完全不成問題啊。
甚至渦扇增壓發動機也沒啥大問題,只是他們想不想造的問題。而真的不想造么?怎么可能,如果黑市上能賣軍用大發,那鐵定是個非常非常賺錢的買賣啊。只是誰也不敢去碰那根紅線罷了。
沒辦法,只能造小發動機,貌似某幾種型號的導彈發動機就是星空機械制造的。
突然,小褚同學想起了某個論壇上的一個奇葩的神貼。
說這個帖子奇葩是,這個帖子的作者是一個導彈設計師,但是他發帖的地方是航模愛好者深度交流網站。說他的帖子是神貼是因為,這貨腦洞大開,用空空導彈的發動機裝配航模,然后這貨就做出了一個能突破三倍音速的航模。
夠奇葩吧,更奇葩的是這貨竟然還原出了一個老毛子們淘汰的發動機,還是一款超級奇葩的發動機。
因為這款發動機真的是老毛子們自己親自淘汰的,理由很簡單,不安全,理論上,這款發動機能將導彈推到十馬赫的神奇速度。但是,這款發動機工作時間卻短的可憐,因為冷卻系統根本就跟不上燃燒室的增溫。
按說能達到這種推力的只可能是液體混合氧氣的超燃增壓噴氣式發動機。但是,某些腦洞極大的毛子想了兩個方法讓其增加推力,讓其推力達到了兇殘的40倍。更坑爹的是,這還是一款渦輪增壓矢量發動機。沒看錯,除了體型無法制造過大這個毛病之外,這款發動機的能效比簡直是驚人的。
那么又會有人說了,現在最先進的飛機發動機都才十幾倍的推重比,40倍推重比的發動機,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