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那為首之人心驚,暗自疑惑,明明場間所有人都飲了那下了迷藥的酒。“還有人在,點火抓人!”他當機立斷下達命令。
幾束火光亮起,謝禹通過案下的縫隙看到一人俯下身子正拎著他的玉佩摩挲。
“大人,人跑了。”那人回復。“黑鴉肆死了。”
“屁,就是日行百里來了也不可能這么短時間內跑出這偌大一室。”一人奪過謝禹的兩串白玉。“數人。”
一堆人來來回回,謝禹心中默數。
居然有十一個!
“大人,場間人數俱齊。”清點人數的人說。“要不要檢查這些昏迷之人?”
“真是見鬼了。”為首之人說:“還檢查個屁,一群手無縛雞的紈绔,喝酒都容易醉,況且這‘迷竅’?跑了就跑了,帶人快走。”那為首之人說完,一眾黑衣人便開始背負場間眾人離開此地。
謝禹默然,瞥了一眼劍鋒上并無血跡,便悄無聲息地將劍收入鞘中。以一敵十一個不知底細的對手,他自問還沒有這個能耐。
很快有黑衣人負責開始搬動他了。他被那人收了佩劍,抗在肩上。
隨著黑衣人飛檐走壁,謝禹很快便被帶離了鹿鳴館。
他出門后看見黑衣人首領正在鹿鳴館周圍布局,看樣子是想守株待兔。
可惜他是守不到了。
謝禹也不確定過了多久,可能是半個時辰?也可能是一個時辰,那黑衣人馱著他走進了一個雜草叢生,荒涼寂寥的神廟。
二人穿過大廟正院來到那廟堂之中,不出所料,這里供奉著大彝神,而黑衣人也在此放下了謝禹,向身前供奉的大彝神虔誠的合手拜謁。
謝禹本想動手,但卻擔心出手之后黑衣人的同伴趕到,所以抱著既然此時也無法確定公輸木玖的位置,那就再看黑衣人們到底有什么陰謀的心態。
謝禹看了一眼大彝神像,開始反過來想這大彝神與黑衣人之間的關系。
大彝神在七國之中通常是以戰神的形式來供奉,可這里的大彝卻不似戰神法身一般彎弓而立,下御駁、睚眥、狴犴、白虎。反而是左執兵戈,右提金烏首。戰車下的窮奇、朱厭、禍斗、梼杌俱張牙舞爪,正啃噬著座下骸骨。
這是大彝神的破壞神法身,謝禹曾看過故宋國一位學者修訂的《諸國淫祀野記》記載過這兩種版本大彝神的不同與由來。
《諸國淫祀野記》中對于大彝神的崇拜起源于不周人。
前夏時期他們被稱作太古人,其人膚色須發皆白,瞳孔為碧藍色,崇尚月神鴛娥,認為世間萬物皆有靈氣,靈氣則孕育精靈,精靈會給人帶來美好,所以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
他們性情溫和,恬靜,與世無爭,致力于鉆研與萬物的溝通方式。
太古人習慣穿著衣飾華麗,花紋繁雜都衣服,上至日月星辰下至走獸皆在其內。
太古人中負責與精靈們對話的便稱為巫覡。
當時太古巫覡的地位在整個九州都十分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