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壁障之外,則是驟寒驟熱、且隨時會被不知名病毒感染的無人區,也被這些喬遷而來的地球人類,稱為灰色區域。
經過在乾平大陸一代代的繁衍生存,人類從之前岌岌可危的人口數量不斷增加。然而,一百年前,在人類居住區達到空前規模的時候,居住區卻不得不收縮規模。在五十年前,收縮到如今的居住范圍。
之所以無法繼續擴張,主要是因為人類從地球攜帶的、適合形成量子壁障的能源材料,已經降到了最低庫存量,只夠維持現有衛星的運轉,而來自乾平大陸的替代材料又不能完全取代。
這種情況,就造成了人類不得不收縮生存活動范圍,將資源傾斜到中心地帶,而外圍的人居空間則逐漸陷入棄之不用、食之可惜的尷尬境地。
時間一久,那些失去量子壁障保護、處于邊緣的占領區域,就會淪陷為灰色區域,其中已經駐扎的人員被異獸和病毒吞噬。
杜霖走出E004出入口的森林里看到了那些人類枯骨,就是沒有來得及撤離的居民。那里曾經是和玄武鎮一樣的人居城鎮。只數十年光景,就被黑暗森林吞噬一空。
原本不屬于邊緣的玄武鎮,在外圍城市轟然瓦解后,成為了瀕臨灰色區域的西陲城市。由于能源材料捉襟見肘,玄武鎮上空的衛星,鋪下的那個無形壁障,只能阻擋了來自灰色區域空氣中飄來的病毒,失去了制造四季氣候的功能。
所以,玄武鎮酷暑和嚴寒晝夜交替,具備了灰色區域的氣候特征,此外,不時還有沙塵暴和颶風之類的災難天氣。在生存條件方面,遠遠不如中心居住地。
乾平大陸現存的人居空間目前共有大小城市三百六十余座。為了盡可能地獲取更多的自然資源,第一批到達乾平大陸的先民們,在建設居住點的時候,刻意選擇乾平大陸東部靠海的區域,分別建立在陸地居住群和海洋居住群。
這兩個居住群,是由眾多城市聯盟而成,海陸兩個城市居住群,被稱為海陸雙盟。
海陸雙盟的行政格局,最初是以三城六鎮七區的城市防御格局建立的。
具體而言,就是三個互為犄角的大城市居中,周圍是六個衛星小城鎮,在六個小鎮之間,有七個負責護衛和開拓的戰時區,彼此拱衛。
經過五百多年的拓展和修建,最初的格局基本沒變,不過也發生了一些變化。由于陸地開拓,相對海洋要便捷,所以,雙方的居住面積和人口數量發生了大的變化。
陸盟的實際控制面積已經占地七十萬平方公里,間接占據一百二十平方公里的陸地。
海盟實際控制水域面積有十萬平方公里。間接占據二十平方公里。
實際控制面積,很容易理解,就是量子壁障內的面積。然而,量子壁障覆蓋的城市與城市之間,依舊有大量灰色區域存在。這些灰色區域就被稱為間接占領,是人類戰士和冒險者錘煉戰斗技能的場所。
在陸盟和海盟,城市彼此之間距離的疏密程度,差異極大。
陸盟的城市與城市之間,近的相距十多公里,遠的可以間隔數千公里,而海盟則不可能如此。主要原因就是,海中的異獸遠遠強過陸地上的異獸。距離太遠,城市與城市之間難以做到及時有效的協同防護和戰斗。
在城市交通方面,海陸雙盟的每個城鎮都設立了量子傳送設備,負責壁障內的傳送。量子傳送還有內外之分。
這種兩種內外之別,杜霖剛剛體驗。對外部的灰色區域的傳送,就是杜霖第一次坐的多人乘坐的“太空艙”,對內部的城市傳送則是他剛剛躺下的單人“玻璃艙”。
杜霖將要被傳送的地方,就是陸盟西北轄區的三座中心城市的其中一座,鳳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