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并不在于兩個游戲之間的抄襲與否,即便是劉能再怎么去延續《三國殺》這款游戲的運營周期,這款游戲也只會是小眾游戲。
桌游卡牌玩家在國內本來就小眾,《三國殺》能盡量把卡牌桌游的泛用戶給激活。
有些人可能是對桌游卡牌感興趣的,但是因為之前并沒有接觸過,不知道自己喜歡。《三國殺》的作用就是將這些人拉進圈子里來。
作用也就僅此而已了。泛用戶和核心用戶組成了《三國殺》的玩家群體,但是這個群體的數量,遠不到現在看上去的那么夸張。《三國殺OL》的注冊用戶現在已經達到了1500W,但是基本上也僅此而已了。
陷入了瓶頸。
泛用戶該進來的早已經進來了,進來的人不少人不很喜歡,就離開了,一般情況下不會再回來。離別總讓人感傷,最讓人感傷的是,賺不到錢了。三國這個題材,也最多在東南亞和日韓,再遠的地方也可能去推廣。所以說,這些桌游卡牌用戶在整體的游戲玩家中占得比例很小,劉能不好說這個數字,但是根據經驗也就百分之三左右吧。
無論怎么努力,《三國殺》也不可能成為一款全民級的游戲。有可能組織一些中型的聯賽,但是再網上,想去做職業賽的時候,會發現根本組織不起來。固然《英雄殺》進場來攪局,但是這個局就那么大,再怎么攪和也沒太大的用處。
所以說,問題根本不在于兩個游戲之間的抄襲與否,而在于玩家盤子就那么大,去為了這些玩家爭個你死我傷,不必要。
《三國殺》的比賽,有一些觀賞性,但是必須承認的是,觀賞性不強。劉能在這之前執意要去做競賽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打下基礎。
但是不你死我傷,一些惡心人的手段還是要用上的。
比如現在在玩家群體中引起軒然大波的那份劉能的公告。
只是玩家在激烈繼續討論的時候,劉能已經身在京城了。然而這次并不是來和胡月海談合作的,而是正在和一個以前從未見過的人在咖啡館里喝綠茶。
面前的這人三十多歲,顯得有些拘謹,腦袋頂上的頭發略顯稀少,看來是geek無疑了。他叫周錚,名不見經傳。
劉能是在一個論壇上看到這個人的信息的,他自說自話,說自己正在仿照ibal開發一個開放移動平臺,目前demo已經完成。但是資金已經見底,想要去找投資。帖子在geek網上掛了好多天,也有人詢問情況,但是最終無疾而終。
周錚本來心灰意冷,打算封存這個項目,然后去正兒八經找份工作。但是一個電話重新把他拉回希望線上,一個自稱是劉能的人聯系上了他。
所以才有了這個見面。在后面一些年,當劉能已經功成名就之后,這次在咖啡館的一次簡單會面被那些崇拜者蒙上了一層強烈的神圣意味。
簡單的相互介紹之后,周錚驚訝于劉能的年輕,但是想到這是第一個正式和自己見面的“未來金主”,還是收起來自己的輕慢之心,把自己的作品拿出來演示一番。
在此之前,周錚其實是對“劉能”這個名字做過一番調查的。geek的手段和一般常人的人肉還有些不同,他們能夠看到更多的隱藏在表面之外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