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看到的真實卻讓他更加的疑惑,這個年僅二十三歲的人,好像沒有太多讓人值得關注的前半生。所有的一切變化都好像是發生在最近一年時間里,從和主管鬧翻,到被打壓,從參加創意大賽,到自己創建游戲工作室;有意思的是,他現在在做的一些有趣的開發,和周錚的一些想法不謀而合。
比如一個開放的,底層的,平臺的,游戲引擎;和他所倡導的開放的,操作系統級別的,平臺的,移動設備操作系統,很相似。
這是他對劉能此人感興趣最大的原因之一。在周錚看來,技術,就應該是共享的,這才是geek精神。然而一個高調的,和明星談戀愛的,做游戲(輕浮)的老板,卻是讓他覺得不那么靠譜的原因之一。
五斗米壓腰,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這也是兩個人能面對面坐著的一個最根本的原因。
劉能在看完演示之后,提出來幾點意見:
1、需要有更多的人一起完成開發;
2、在開發完成之后,需要組建一個更廣泛的聯盟,最好是和手機廠商的聯盟,這樣才能保證生態;
3、還不夠開放,需要將源代碼完全開放才行;
4、一個中心化的應用商城是有必要的,源代碼完全公開,才能讓制作應用的人理解成本更低;
5、應該有一些更好的操作習慣,應對于移動設備。
在聽完這些點之后,周錚對劉能的觀感直線上升。可能是由于程序員的不善言辭,最終弱弱的問了句,“如果是你來投資的話,大概能投多少錢?”
“投資?”劉能搖搖頭,“沒興趣,我更希望的是全資。我實現你個人的財富自由,并且專門組建一個公司或者工作室,由你領頭,繼續對這個項目進行研發。”
此等霸氣的言論,直接讓周錚愣了好幾秒種,“能具體談一下,能注資多少來組建公司嗎?”
戰術后仰的劉能,直接給周錚一個他沒辦法拒絕的答案,“價格多少,你來定。”
周錚沒說話,還在消化這個答案,劉能卻繼續道,“相信見面之前你應該是調查過我的。我和那些大公司的老板暫時還沒法比,但是也至少我們旗下的幾款游戲的盈利水平如何,我完全可以透支一年的收入進行注資,后面如果還有需求,我可以繼續往里面投。關鍵是,這個項目要成。”
終于,周錚被劉能打動了,點頭接受這這樁收購。正式的簽署合同要等他搬去滬上,合同的詳情也需要兩個人重新擬定。
多年之后周錚曾經問過他,“為什么當初要那么堅決的支持這個項目,成功的概率太小,而失敗的概率太大。”
劉能用一種看似吊兒郎當實則認真的語氣說,“著實瞧不上老外那幫人用電腦操作系統收割了一波韭菜之后,用手機再一次收割一波韭菜。反正都是賺錢,為什么咱們自己不能站著把錢給賺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