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余花那結果卻是已經出來了——沒有酸堿味,大概可以種稻米。
雖然不知道靈值五彩稻和普通稻米酸堿度是不是一樣的,但是張杰望著遠處張家灣的土地上已經種滿了稻米,算算靈值五彩稻種植時間和普通稻米差不了太多,再不種今年就連晚稻都種不上了!
時間不等人!張杰想了想還是選擇先中五彩稻試一試,畢竟這名字里帶稻字的靈值會在一根植株上產出各種各樣不同屬性不同品階的稻米,兼容性強。
折騰了這么久,張杰終于可以正式開荒屯墾了。
首先是整地。就是把土地弄平,余花端著一個碗盛滿水,然后把碗放在經過初步平整的土地上,通過觀察水的傾斜程度,就可以判斷,那個地塊需要繼續平整。這個是細活,也是非常累的活。
普通農民需要用耙子一點一點的把土塊敲碎,整細,但是也不能太細,這樣會讓土的粘度下降,空氣與水不宜流通,所以土的顆粒要適中,既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細。要達到,田里沒有一個土塊,都是適中顆粒的細土。
同時,在平整土地的時候,要把土地里的碎石子,草根,樹根,樹葉,等等其他一切雜物都要清理掉,不能留下一點東西在田里。
雖然張杰可以在心里打著鍛煉對玄鐵策的操縱能力的目的偷懶,用玄鐵策將土塊敲碎整細,但是這片從未有人開墾過的荒地在域外磋磨下滿是大大小小的石頭,剛開始開墾的十畝地里,張杰就是挖出來比人還高的石頭都不下五六十塊。
這可都是偷不了懶的水磨功夫。
至于為什么要把地整平,張杰也是從余花哪兒知道,這是以后不管是是施肥還是澆水總免得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然后就是翻土犁地,這個就是張杰本來打算用玄鐵策牽著鐵犁完成的步驟。
只是張杰剛剛把這個想法說出來就被種田專家余花批評的沒話說。
這個可不是鐵犁犁出埋種子的地方,而是對整整十畝地進行一個360度無死角的翻土。
這個就更累了,普通人要用鐵锨把田地的土地給翻一遍,挖出一鐵锨土然后再倒回原處。就是這樣把田地里的土給翻一遍。這個一般就是霜凍前翻土一次,然后開耕前一個月翻土一次。
這過程一是為了翻土之后把蟲子凍死。二是松土之后保證雨水更容易保留在土地里,空氣也能進入到土地里。
這翻土之后余花還要曬田,就是在太陽底下,曬上幾天到一個月以減少病菌和蟲子。
也多虧張杰和余花運氣好,翻土之后沒有下大雨,真要那樣如果濕度大的話,就要等天晴之后再翻一次土。
翻土之后還要犁地。中國有句俗語叫做深耕細作,這個耕就是當犁地來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