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寧新道:“國公爺您但說無妨。”
在聽到趙宗武有新的指令,那鐵寧新更是畢恭畢敬的站著,仔細聆聽趙宗武要講述的情況。
趙宗武點了點頭道:“這段時間,因為流寇要遍布陜西全境的緣故,這也使得我軍在征討流寇過后,會獲取一批價值不菲的古玩字畫,這批東西,還按照原先的模式去辦。
但是有一點需要作出改變,那就是這批次獲取的利益,你們需直接對接給剿總民府的盧象升,具體后續需要怎樣的變動,你們直接與盧象升商議就行。”
早先在遼東征戰期間,所部獲取的一切古玩字畫,亦或者海軍外拓時獲得的戰利品,那多會通過蓬萊商會,去將利益最大化,并且直接與遼東總管民生的孫傳庭直接對接,確保地方在發展時,迫切需要什么時,都能在第一時間調動勢力去獲取。
“在一個,陜西在征討流寇的過程中,也是地方經歷洗牌的階段,雖說地方只有一個商會是好事,但為了能夠活躍地方經濟,確保地方民心依附,西北分行在掌控地方的同時,也一定要加強扶持地方的小型作坊。
而在這樣的過程中,你們需要從遼東調撥過來一批銀元,用實際行動,協助剿總民府推行在遼東已定的貨幣體系。”
趙宗武接下來講的這一點,就是為了讓地方經濟,進一步按照他所想的部署去進展,同時也為了掌控地方,先行樹立堅挺的貨幣體系,要遠比繼續用那種層次不分的貨幣體系要好太多了。
“為了確保來年豐產,這段時間地方一直都在整飭水利建設,但是確保來年豐產,絕不是單單的水利完善就能做到的,對于農具,對于耕牛所需,對于糧種所需,盡管說這些剿總民府也在積極籌措。
但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這段時間你需要督促西北分行,讓他們積極配合其他分行,籌措上述所需的一切,同時為確保破產流民,能夠擁有這些,屆時剿總民府會與西北分行推行假借機制(類似于后世分期貸款的模式)。
通過這種方式,最大限度去恢復地方的生產所需。”
雖然說在陜西樹立新的基層政權,這樣就能改善原有**的格局,但是想要真正做到撥亂反正的階段,那就不能單純的依靠政府體系來做,通過民間經濟的自我調配,也能夠很好地去做出改善。
為什么說隨著時間的流逝,趙宗武對于蓬萊商會愈發的倚重?
因為作為直轄的經濟管控體系,他能夠很好地幫助你去完善、穩定地方,確保地方百姓民心穩固。
這也就是后世央企、國企并存經濟市場的一種體現。
這是一種國家穩定的象征。
當然想要做到那一地步的體現,趙宗武還需有很長的道路要走,但是他心中堅信,只有自己手中掌握這么一龐大的勢力,才能夠確保自己所規劃的一切部署能夠徹底實現。
因為這是一個金錢的時代!
現階段已控地方的穩定,就是一件很好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