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吧,是不是有些印度阿三的節奏?
文明時代尚且如此,于是再參考一下乾隆老仙的子孫子民“拆除電桿,搗毀鐵路,治國需以農為本”的偉大運動。
由此可以想見:種田的第一先決條件是環境和思想,而不是資金和技術。
現在地球近一半的錢在大宋,文化科技的巔峰,這方水土環境也天然會開發漢娃的腦力和勤勞指數,一言不合就出神童,各種發明和秘方冒頭。譬如吳清璇,她就懂得植物的授粉和雜交技術,旁通一下,將來她能改良水稻也毫不奇怪。
所以大宋本就不缺少資金和技術。
不過卻被各種落后愚昧的鄉賢文化和封建迷信把控著,信張懷素的人比信張子文的人多的多,這怎么種田?絕逼出現比用愛發電更碉堡的形勢可以想見。
只有真實見過用愛發電,八小時絕食,以及張懷素們的威力后,才能尤其體會到某位老爺爺的偉大!
一千年后兔子那基本硬剛全球的工業底子豈是憑空而來?小清新們發著微薄罵兔子只是運氣好時,像是選擇性忘記了,僅這在夾縫中生存的三尺立錐之地,也百萬志愿軍過鴨綠江拼出來的。這尼瑪是魄力和鋼鐵意志。
沒有他老人家以及那只激情燃燒的紅色軍團,兔子不過是個弱化版阿三。
因兔家的可耕種面積比三家的少,人還比阿三家多。若不強勢沖破封建迷信、宗族鄉賢文化、以及世界寡頭俱樂部的聯手節制,走自己的鋼鐵火焰之路,那就真連阿三家的生活水平都不如了。
重點是:要種田就先種花,種花能取悅皇帝,能對儒雅士大夫們證明自己。
這就是話語權和政治護甲,有了這東西后種田就百無禁忌。否則遇到那群人一上街,不用其他奸賊出手,肯定先被康國老爸和蔡京聯手捉回來掛在汴京城墻上。
人要抱團才會感覺到溫暖,哪怕不是親爹,但張子文也希望康國老爹長命百歲。無奈凡人皆有一死,且張康國在歷史上是早死的人。
康國老爹能護著兒子走多遠此點張子文不關心,任何情況下自力更生才是重點。必須在康國老爹落潮或去世前,淬煉出自己的白虎戰甲。
所以經過了這一通廢聯想又回到原點:當下種花才有前途。
張子文會傾盡所學,給這顆獨門的千葉牡丹打下基礎,博取喝彩之聲,至于將來蔡攸轉送給皇帝后是否養成胖子,那個就管不了了。
王朝都能更替,世界上又有什么東西是永恒不變的?能量的確是永恒的但它會轉移會變啊,王安石不就險些上了奸臣錄了?
所謂一代人做一代事,管好自己所處的節點,這除了是灑脫之外,事實上也僅僅只能做這么多,又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