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布完最終的排名榜單后,這屆小比便徹底結束了。
看起來,這仙羽門的外門小比似乎有些簡陋,選拔十大弟子的方式也有些草率。最后選出來的十人,未必就是同屆最強的十個人,并且排名也不見得準確。
但其實這種比試方式,卻并不簡單。小比的每一項規定,都有其獨特的目的。
比如小比第一場天關試,比試的是弟子的修為和資質。對于仙道修行來說,修為是一切的根本。修為不夠,則一切都免談。因是同屆想比,大家都是同一時間開始修道。那么能在修煉時間一樣的情況下,修為更強,自然也就代表著其修道資質更強。
小比第二場比試的是眾人的斗戰之法。能參加第二場比試的人,其修為資質在同屆弟子中都屬前列,就算互相之間還有所差距,差距也都不大。而因眾弟子入門都已滿三年,門派不再免費供應修道資源,眾弟子再想獲取各種必備的修道物資,就必須去完成門派任務,賺取門派貢獻來換。而在完成門派任務的時候,除了修為之外,各種術法手段也很重要。斗戰之法強的人,其完成門派任務的能力自然也就更強,從而能得到更多的修道資源,完全能夠彌補現在修為資質上的那點差距。
或許有些人覺得第二場比試的方式看起來好像不大公平,似乎運氣對最終結果有很大影響。若是運氣好,九輪比試中,遇到的都是斗戰手段不強的人,即便自身手段也不強,也有可能進入十大弟子之列。若是運氣不好,九輪比試中,遇到的都是斗戰手段厲害的人,即便本身實力不弱,也有可能無法成為十大弟子。
但其實第二論比試是故意設計成這樣的。畢竟很多時候,運氣本也是實力的一部分。要知修仙路上,兇險頗多。運氣不好,手段再強,都有可能中途隕落。外門小比選出十大弟子,一方面是為了激勵其他弟子努力修行。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篩選出優秀弟子重點培養。若是選出來的優秀弟子沒過兩天就死了,那豈不是培養了半天都白培養了?所以與其選個手段高明的弟子來培養,不如選個運氣好的弟子來培養。在仙道修行中,很多時候能夠走到最后的,并非是天資最卓越的那一個,而是運氣最好的那一個。
最后,十大弟子排名的比試,除了對個人實力的考驗外,更多的是考校眾人的眼力。因只有一次挑戰機會,所以必須要準確的判斷出其他九人的實力,挑選一個自己能夠戰勝的人來挑戰。能進入十大弟子的人,其修為、手段、運氣皆都不差,這時其個人的心性、敏銳,就成了決定他們高低強弱的關鍵因素。
在這最后的比試中,眾弟子要準確的判斷出哪些對手是自己能夠打贏,哪些對手自已不是對手,知道自己的能力極限在哪里,從而取得對自己最有利的結果。若是個人眼力不夠,選擇了不該選的對手。或是明知自己不是對手,卻依然選擇強敵。那最后沒有取得理想名次,也是活該。
當然,有人若是能夠技壓群雄,那么上述一切都不需要考慮。
外門小比,考驗的乃是修仙過程中所需的綜合素質,而非一時的高下強弱。
小比結束后,李無極等人下了論道臺。
正要相互告辭散去,安知秋突然向其他九人提議道:“我等入門已滿三年,平日都忙于各自修煉,即便每日都一起上道課,但互相間也大多都不熟悉。今后沒了道課,大家各自修行,想必更是聚少離多。難得今日大家湊在一起,我等又同入十大,不若就趁這個機會,去河對岸慶祝一番,已做聯絡。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