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坊市不大,人也不多。故坊市中的攤位更是稀少,整個坊市中,總共只有七八個攤位。
李無極跟著葉修在各個攤位間轉了轉,只見這些攤位上大多兜售的都是一些常見的符箓、丹藥,并無任何出奇之物。只有一個攤位上的物品有些特殊,上面擺著一堆類似古董一般的物品。而在那個攤位周圍,則有七八名修士對著攤位上一些古籍殘簡挑挑揀揀。
見李無極對那個攤位有些注意,葉修來到他的身邊,說道:“那個攤位應該是個散修商人擺的,上面的東西對我們都沒什么用,你不要花冤枉錢。”
李無極了然的點了點頭,道:“我就是看看。”
對于散修商人,李無極并非像葉修想的那樣一無所知。在夢里的經歷中,李無極沒少接觸這種人。
在中洲地域,因為各種資源幾乎都被宗門把持,故而散修生存極為艱難,只能靠各地的坊市勉強獲得些修道資源。長久下來,便誕生了所謂的散修商人。這些散修商人,大多沒有固定居所,只在各地坊市間流竄,專門從事一些倒滿倒賣的營生。
這些散修商人雖然也會賣尋常的符箓、丹藥,但真正掙錢的商品卻并非這些。畢竟那些尋常的符箓、丹藥,本地修士也有賣,又何必向這些散修商人購買?
這些散修商人真正掙錢的商品,乃是一些從本地修士中不容易得到的物品,其中以前古仙人遺藏中的物品居多。
中洲地域仙道昌盛,傳承久遠。有些前輩仙人未得長生,或是因故遭劫。在生前又沒有傳人,便會在死前將自身的物品藏于某處,留待有緣。
那些挖掘到這些秘藏的修士,對于其中不需要或用不上的物品,便會拿出來出售。
往往遇到這種情況,那些散修商人便會想辦法低價將其買下,然后帶到別的地方,再高價賣給需要的人。
因門派修士若要身死,一般都會將物品留給門派,所以留下遺藏的,大多也都是散修。而其中真正的好東西,通常挖掘者也都會自己留著。故而散修商人手上的東西,都不算十分珍貴。大都是一些殘缺的典籍、法寶,或是一些搞不清用途的奇奇怪怪之物。這些東西,對于沒有固定法寶、術法來源的散修修士自然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對于李無極這等有完整門派傳承的修士來說,卻是毫無用處。
不過,因散修商人所賣東西大都千奇百怪,所以偶爾他們的攤位上,也會出現一些明明有很高價值,卻沒有被人認出的物品。若是有幸遇到,將其買下,也是一件十分便宜的事。但這種撿漏的事情,不但要看運氣,還十分考驗個人眼力了,故并不長發生。通常情況下,這些散修商人的攤位上,還是沒用的東西居多。
李無極對于這種運氣之事,其實并沒有報太大希望,因而他來到這處攤位,只是隨意逛逛。
但他沒抱希望,運氣卻反而降臨到了他的身上。
李無極剛走到那個攤位前,就被攤位上的一個小銅像吸引了目光。那銅像大約三寸來高,雕的是一個三首八臂的小人。李無極盯著那銅像看了一陣,越看越覺的想記憶中的那樣事物。
他當即心中一動,指著那銅像向攤主問道:“這個銅像怎么賣?”
那攤主乃是一位年過五旬的道人,看上去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