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齊暗暗思索:“但是話說回來,鄭康必是探測自己才學不假,但自己該如何應對呢?”
莊齊思索一下,有了決定,這鄭康既是文道宗師,值得交好。
以后倘若官府有什么麻煩,這等大儒通常官場找得到人幫忙。
鄭康朗誦起詩詞:“昨日同為人,今夕在鬼錄。
魂氣散奈何?形消寄空木。嬌孫索爺啼,何人撫我哭。”
只見鄭康繼續說道:“我當時得了這詩,大得撫慰,每當思念這堂孫,就念念抒發情緒,奈何現在缺了半首,時在是生平憾事。”
莊齊心中卻是尋思,這么巧,這首詩與以前語文課本上的一首詩有幾成像啊!改一改馬上可以用!
莊齊閉目沉思,同時稍微修改著,他以前語文老師鐵血殘酷的逼背古詩文,完全發揮上用場了。
鄭康看著莊齊閉目思索,他滿心期待,但也有些疑惑,莊齊看起來實在平凡啊?到底這莊齊是怎樣的人呢?
雖然得到了田皓彙報,但他出于慎重,還是決定喬裝易容出來探訪。
否則,要是這人沒有才學,此行難免成為文壇笑談。
鄭康是文道宗師,本來身上自然有一股宗師氣勢,但他收放自如,自然能喬裝成普普通通的平凡人。
不過莊齊看起來確實不似入了文道,總不成他也是文道宗師能收放自如?
莊齊睜開眼睛微笑道:“老先生詩雖好,哀傷了些,逝者已逝,我這首給你參考看看。”
莊齊朗誦道:“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嬌孫索爺啼,良友撫我哭。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覺?千秋萬歲后,誰知榮與辱?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
這首詩是陶淵明著作略改,大意是說,人都有一死,早死晚死很難說哪一個好,死后的人沒有知覺,活著的人應該把握今天。
鄭康愣住了,眼神暴發出精光!
接著,他大喝一聲:“好詩!”
在他看來,這完全是莊齊即席修改他所唸的半首詩。
這首詩上半部是鄭康所做,還有下半首,但意境比之這首相差太遠了。
莊齊這么修改他的詩句,前后插入幾句,居然意境有了全然相反的改變。
從一昧哀傷,到了跳脫哀傷,勸勉往前,里頭隱隱有一股飄渺淡然之味。
更何況,這是即席創作,難度之高,可見這莊齊的文道根底之深!
高手,這絕對是一個高手!
鄭康越發懷疑,莊齊會不會已經進入文道宗師了,能夠收放自如自身文氣。
鄭康連忙問道:“小兄弟怎么稱呼?”
此時鄭康已經有了結交之意,語氣熱切無比。
(他已經知道莊齊的名字,但還是必須故作不知。)
“莊齊!”一聲大喝從外面傳來。
陳善博帶著幾個人走了過來。
他打聽到老師田皓在準備出發了,搶在前頭,先行跑了過來。
一方面避免莊齊跑掉,老師撲空,其次,先行來踩兩腳宣傳自己之名才是重點。
到時候他與田皓一同打假的消息傳出,對他名望大有好處。
“有事?”莊齊眉頭微皺回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