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
孫翔覺得自己的三觀被顛覆了,都是千年的狐貍啊,也就自己還傻乎乎的覺得老爺們應該有點骨氣,扯淡,什么是骨氣,你成功了你就有骨氣,看看人家‘老王八’,看看那位錢放,這還只是對周樂,對更為重要的演員和劇組管理層呢,豈不是無微不至的關心照顧。
一下子讓孫翔覺得自己三年沒有成功是否就差了一點臉皮厚,穿著的戲服是一樣的,但天氣轉暖,王有德就準備了材質更舒服的戲服來,還提前做舊,這人情,潤物細無聲啊。
沒有對比,沒有傷害,孫翔覺得自己真的是太年輕了,過去那點想法完全是將‘幼稚’給全面演繹,他都開始懷疑自己這三年是怎么混下來的,如果人情世故再懂一點,還會是現在這個樣子嗎?
…………………………
由于是補拍,拍攝主要是集中在魏和尚這個角色身上,使得周樂不需要去配合別人的時間,就連李團長也要配合他的時間,以最快速度將前面的戲份拍攝完畢。
這讓周樂拍的非常過癮,一場接著一場,不知不覺間便到了跟李團長的最后一場對手戲,嬉笑怒罵間的一場戲。
魏和尚有點欺負段鵬的意思,兩人動手切磋,李團長在一旁看著,這場戲被張建安排到了他們兩人的最后一場戲,事實證明這個選擇非常的正確。
一個眼神,兩個人之間在戰爭中結出來的友誼,別看李云龍是在告訴段鵬揍他小子,那眼里的偏袒愛護之色,卻是毫不掩飾,而在這一場戲,也是將魏和尚這個角色轉接到段鵬的身上,張建作為一個老導演,李幼斌作為一個老演員,兩人都能預感到,魏和尚這個角色很出彩,周樂演的也好,影視劇有一個比較大的不可控,即是觀眾的態度,他們有時候是不講道理的喜歡和批判,個人情緒是需要宣泄的,容易被帶動。
真要是魏和尚這個角色火了,那突然的死亡,還是那么小兒科的死法,觀眾肯定會不干,有段鵬做一個緩沖,他們希望是可以做到讓觀眾的情緒有一個寄托,所以接連幾場戲都是安排魏和尚和段鵬的戲,包括周樂接下來最后的兩場大戲。
陪段鵬回家看老娘。
聽從號令去送信,結果死在了路上。
這兩場大戲都沒有李團長,他這邊拍完了還要馬上轉換造型,繼續去拍勝利后的戲份,劇組能拿出二十天的時間在魏和尚的身上,便需要更壓縮的拍攝去完成別的拍攝。
一直以來,都是周樂和李老師的對手戲居多,拍起來大家也都習慣了,只是單純覺得周樂演的很好,將魏和尚這個角色演活了,可真的等到周樂是畫面主角,沒有了李老師,魏和尚帶著段鵬,戲一開拍,盯著監視器的張建便只能是苦笑著搖頭。
真心已經沒有時間再去換一個合適的演員來演段鵬了。
周樂這小子,完全壓制,劇本設定是讓段鵬承接魏和尚的地位,現在看來,除非這部戲沒有那么火,不然魏和尚的死,觀眾必將來一大波宣泄。
兩個人的戲,你能看到的只有周樂,這差距,有這么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