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里,有著兩本劇本。
《夏洛特煩惱》。
這五個字一映入眼簾,周樂就是一皺眉,這名字是什么意思?這是一部描述國外故事的劇本?
難道,自己猜錯了,小成本的電影,系統也不一定就發出成功的劇本?
另一本是同名的話劇劇本。
心頭滿是疑云,周樂翻開了劇本,當他看到‘夏洛,特煩惱’和‘夏洛特,煩惱’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存在感時,自己先笑了,還真是先入為主了,華夏文字博大精深,稍微變通一點就變成了完全不同的意思。
原來這部片子是一個叫做夏洛的男人很煩惱的故事,一部徹頭徹尾的喜劇。
看了幾頁,周樂心思轉到了那配套電影模板上面,既然是視頻文件,似乎,有可能,難道……
周樂閉上眼睛,系統內的視頻文件點開,竟然真的是一部已經拍攝好的《夏洛特煩惱》,并且這里面的男主角,是沈疼,那個連續上了幾年春晚的小品話劇喜劇演員沈疼。
喜劇,周樂評判是否是一個優秀喜劇的標準很簡單,跟所有普通觀眾是一樣的,你首先要讓我笑,真的讓我開心了,不管你是用了什么手段,我認為你都是成功的。
就像是鹵煮與鵝肝一樣,我吃鹵煮開心,那它就是美食,你鵝肝價值再高,我吃不慣吃不好,那它就不是美食。
一個多小時的電影,周樂真的是一路笑過來的,結尾處也有感人的地方,但那戲份不是為了感人而感人,是一種更高級的諷刺,盡管最后以夢境回歸現實結束有那么點自圓其說的感覺,周樂能理解,也拍了幾部戲了,對現如今的一些制度也有所了解,如果沒有后面的自圓其說,很可能這片子上不了映。
第二遍觀看。
這一次,不再是觀眾視角的享受觀影,而是從一個掌控者的角度,如果這片子我來拍,該怎么拍。
沒有酷炫的場景,幾個豪宅和游艇的場景對于制作費用也沒有多大的影響,沒有明星,沒有大場景,找個老式教學樓的學校,再有附近一些老式建筑,這片子似乎就能拍了。
第二遍看完之后,周樂打開屋子里的燈,也不躺著了,直接坐在書桌旁仔細看那劇本,看劇本和看電影是兩種概念,他也終于知道導演眼里的電影和觀眾眼里的電影存在著怎樣的差異。
一直到凌晨三點,他仔仔細細的看完了整個劇本,在最后一頁,非劇本的內容,讓他坐在那里久久未曾動,連自己摸出抽屜內的香煙點燃連著抽了三支也不知道。
“制作成本,2000萬。對應當下電影市場票房,15億到20億的票房。此為這部電影正常數據,帶入現實會有偏差,也會有現實各種因素影響,此數據只為宿主提供參考。”
2000萬。
15億。
一年前兜里存款將將夠五位數。
時至今日覺得自己賺了很多也不過幾百萬。
可想而知當下這個數字對周樂有多么強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