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了,就真的錯過了,錯過了還能成為你所有對愛情美好的追憶。
如果沒錯過,也不一定會真的在一起,那這美好的回憶最后可能會破碎的成為彼此心中刺。
這部影片除了故事設定方面有些屬于劉若影的文青范兒,整個劇情還是比較接地氣,很多的北漂和年輕人都能夠在這部影片里找到自己生活過的影子,而屬于林見清和方小曉的愛情,則預示著很多人的初戀、深戀、遺憾的愛戀。
一直以來,周樂的熒幕CP都被和齊雪迎放在一起,可這位上了電影學院后,一年沒什么消息,這又是周樂第一部愛情戲,比起在《征服》里面和黎沁那種既定關系,《后來的我們》他和周冬羽之間組成的雙周CP,得到了大批量粉絲的認可,兩個人真的演的太好了,或許他們真的戀愛了,不然怎么可能將那些情節演的如此傳神,所有的動作眼神和細微的表情變化,都是屬于情侶之間才會有的感覺。
相當一部分觀眾不認可表演能夠演出那種感覺,必須得是真實有那種感受,才會有那么好的畫面情節呈現給觀眾。
這一問題,在當天的宣傳活動,被媒體問起,得到了現場粉絲們的追捧,頗有一些周樂如果不正面回答這個問題他們不同意的感覺。
周樂看了一眼周冬羽,兩人拍戲也有屬于他們兩個人的默契,就見周樂摟住她的肩膀,兩人四十五度角的面對面,這個角度也可以讓現場媒體和觀眾更清楚的看到他們,同時他們所要營造的面對面感覺也會存在。
彼此四目相對,十幾秒鐘之后,周樂開口。
“Imissyou。”
本是電影里方小曉的臺詞,此刻由周樂說出來,眼神表情和電影里方小曉一個模式,大家明白,他是在現場給大家表演方小曉。
“我也想你。”
周冬羽心領神會,當時兩人是在車內面對面拍的這場戲,這是一場情感大爆發的戲份,格外記憶深刻,甚至也是在這一場戲,周冬羽一直不想承認的一個事實,才默默在心里承認——對一些戲更為深入的情感表達,自己不如周樂。
“不,我是說,我錯過你了(Imissedyou)。”
一點點的英文發音不同,造就了兩個在此時此刻完全意義不同的詞匯,那一秒鐘的傷感,兩人都有一種大罵這命運的沖動。
淚水,不是那種為了表演而不眨眼擠出來的,是在幾十秒鐘的時間里,兩人回到了拍攝狀態,回到了林見清和方小曉的生命里面,回到了那黑白色彩的世界里。
不需要回答現場媒體提出的問題,兩人的表演既是最好的回答,還有什么比這更真實的回答呢?你們問我們是不是真的有關系,我們告訴你們,別人做不到的強大演技,我們做得到,此時此地,我們換了彼此的角色,能感動你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