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到明秒收情緒,嘴角帶著一點苦笑,剛剛,在那樣一場戲里面,沒有事先設計好的具體臺詞,甚至戲都是后加的,要的是兩人之間的化學反應。
不好嗎?
好。聽賈科等人的掌聲就知道這場戲很好,有著一種黑色幽默的感覺,未來的劇情發展也恰恰迎合了這句話。
“現在,也只有我能對她好了。”
程宇是個什么樣的人,這一場戲給了一個準確定位,他是個聰明人,這時候你回看之前拍攝的戲份里面程宇對小美的變化,可能不光是因為懷著孩子身體重了沒能力逃跑才拆掉鎖著的鎖鏈。
到底是不是他已經看透了人,這個劇本里沒有顯示,周樂只能是根據自己的理解,營造一個氛圍,你自己去看,我不能明著傳遞給你。
這之后發生的一切,到底是不是程宇早已預見到的呢?
誰又知道呢?
陳到明的苦笑是因為他這段戲竟然被對方給掌控了主動,從來都是控場的自己,也有被別人給帶著演戲的時候,這讓他內心有那么一點酸楚,有點難以接受。
從來都是大男主,即便是配角也都是全場的焦點,在片場演戲的時候從來都是控場選手,今天兩個人的對手戲,直接讓周樂掌控了節奏帶著自己演,還真是一個不太舒服的感受。
賈科作為導演也看得真切,所以他先跑過來問了一句:“陳老師,你覺得這場戲能用嗎?”
陳到明笑了笑,從他開始接戲不在意是不是主角的那一天開始,年紀大了很多事也就不再那么的堅持,拍拍賈科的肩膀:“怎么不要,多好的一場戲。”
這場戲,給接下來關東林乃至一系列小配角的戲份定下了基調,周樂是不太可能回來重拍,覺得好就會保留下來,圍繞他的戲份來拍。
圍在一起看看拍攝好的素材,也不能說是無奈之舉,每個人的腦海中都在想著一個問題——如果不這樣拍,還可以怎樣拍?效果會比當前這個好嗎?
刨除掉周樂沒有檔期的事情,再去想一想,還有更好的選擇嗎?
這場戲固然陳老師沒有太多的發揮,周樂的表演也帶著一點飄忽的感覺,但如果將這場戲放在整個后半段的劇情里,一下子這場戲的地位就提高了,成為了整個后面結尾的點睛之筆,有這場戲,之后所有人的表演和故事的展開才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方向。
程宇早就預見了事態的發展,給這個角色也增添了獨特的韻味。
而關東林這個角色,不再是大家想象中的父親形象,逐漸成為一個注定會被觀眾痛罵的角色,這個角色的特點也完全立住了,以陳到明的實力,你讓他演一個普通角色他沒什么興趣,能夠演一個層次感豐富的反派角色,他會更感興趣,會更有發揮空間。